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毒害艾美耳球虫与巨型艾美耳球虫或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上的相互影响

李建梅  刘丹丹  王尚尚  曹李琴  陶建平  
【摘要】:为了探讨毒害艾美耳球虫与巨型艾美耳球虫(两者在裂殖生殖阶寄生部位相同)、毒害艾美耳球虫与柔嫩艾美耳球虫(两者在配子生殖阶段寄生部位相同)间在免疫上的相互影响。挑选体况相近的5日龄黄羽肉鸡132只,分设3种球虫的单独免疫组、4个2种球虫混合免疫组、3种球虫的未免疫攻虫组、未免疫未攻虫组,共1 1个组,每组12只雏鸡。3种球虫的免疫剂量均为2 000个/羽,免疫次数为2次,二免后10 d分别攻虫5 0000个/羽。并于二免前和攻虫前每组随机取5只鸡,无菌心脏采血1 mL,分离血清,检测抗球虫的抗体水平。分别以死亡率、肠道病变记分、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相对卵囊产量、抗体水平等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①毒害艾美耳球虫与巨型艾美耳球虫间的相互影响:毒害与巨型混合免疫组、毒害单独免疫组攻毒害后均出现死亡,死亡率分别为16.67%和8.33%,明显低于非免疫攻毒害组(66.7%)。非免疫攻毒害组的病变记分显著高于免疫攻虫组(P0.05),而毒害单独免疫攻毒害组的病变记分大于毒害与巨型混合免疫组,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毒害与巨型混合免疫组、巨型单独免疫组攻巨型后均未出现死亡,非免疫攻巨型组出现死亡,死亡率为20%。巨型单独免疫攻巨型组的病变记分为零,毒害与巨型混合免疫攻巨型组的病变记分显著小于非免疫攻巨型组(P0.05)。攻虫后毒害与巨型混合免疫组平均增重与毒害单独免疫组、未免疫攻毒害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5),而与未免疫未攻虫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攻虫后毒害与巨型混合免疫组相对增重率为81.58%,毒害单独免疫组只有36.57%,但仍高于未免疫攻毒害组。毒害与巨型艾混合免疫组平均增重与巨型单独免疫组、未免疫未攻虫组相比有差异但不显著(P0.05),而与未免疫攻巨型相比差异极显著(P0.05)。巨型球虫单独免疫组相对增重率为98.94%,略高于毒害与巨型混合免疫组。毒害与巨型混合免疫组卵囊产量、相对卵囊产量低于毒害单独免疫组、未免疫攻毒害组,卵囊减少率高于毒害单独免疫组。毒害与巨型混合免疫组、巨型单独免疫组卵囊产量、相对卵囊产量明显低于未免疫攻巨型组,其中巨型单独免疫组卵囊产量为零,卵囊减少率达到100.00%,而毒害与巨型混合免疫组卵囊减少率为93.00%。毒害降低巨型抗体的生成,而巨型对毒害抗体的生成存在免疫协同效应。②毒害艾美耳球虫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的相互影响:毒害与柔嫩混合免疫组攻毒害的死亡率为8.33%,与毒害单独免疫攻毒害组的相同,毒害单独免疫攻毒害组的病变记分略大于毒害与柔嫩混合免疫组,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毒害与柔嫩混合免疫组、柔嫩单独免疫组攻柔嫩后均未出现死亡,非免疫攻柔嫩组出现死亡,死亡率为10%。柔嫩单独免疫攻柔嫩组的病变记分大于毒害与柔嫩混合免疫攻柔嫩组,但两之间无显著差异,且显著小于非免疫攻柔嫩组(P0.05)。攻虫后毒害与柔嫩混合免疫组平均增重与毒害单独免疫组、未免疫功毒害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未免疫未攻虫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5)。毒害与柔嫩混合免疫组相对增重率为68.40%,而毒害单独免疫组为36.75%,但仍高于未免疫功毒害组。攻虫后毒害与柔嫩混合免疫组、柔嫩单独免疫组平均增重与未免疫未攻虫组相比有差异但不显著(P0.05),而与未免疫攻柔嫩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5)。毒害与柔嫩混合免疫组、柔嫩单独免疫组相对增重率均在79.00%,明显高于未免疫攻柔嫩组。毒害与柔嫩混合免疫组卵囊产量、相对卵囊产量低于毒害艾美球虫单独免疫组、未免疫攻毒害组,而毒害单独免疫组卵囊产量、相对卵囊产量高于未免疫攻毒害组。毒害与柔嫩混合免疫组卵囊减少率高于毒害单独免疫组。毒害与柔嫩混合免疫组、柔嫩单独免疫组卵囊产量、相对卵囊产量低于未免疫攻柔嫩组,卵囊减少率分别为89.61%、82.79%。毒害对柔嫩抗体的生成没有影响,柔嫩对毒害抗体的生成存在免疫协同效应。结论:巨型艾美耳球虫与毒害艾美耳球虫混合免疫,巨型艾美耳球虫对毒害艾美耳球虫的免疫有一定的协同效应,而毒害艾美耳球虫对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显著;柔嫩艾美耳球虫与毒害艾美耳球虫混合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对毒害艾美耳球虫的免疫有一定的协同效应,而毒害艾美耳球虫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免疫没有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金玺;;鸡球虫的种类及球虫病的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1年06期
2 高艳;;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1年04期
3 霍明;;一起雏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1年07期
4 李霞;;辽宁省散养鸡寄生虫流行区系调查与综合防治[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1年04期
5 杨立;陈国平;孙国建;张静;;鸡场球虫病调查[J];兽医导刊;2011年S1期
6 刘士辉;;鸡球虫病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7 李祥瑞;;鸡球虫病的防控现状及进展[J];中国家禽;2011年12期
8 阮玉静;;抗球虫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及几种用药方案[J];养殖技术顾问;2011年06期
9 王纯;;丹东地区肉仔鸡球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畜牧兽医;2011年06期
10 王卫婷;姚鹏;周赛;王黎霞;安健;;柔嫩艾美耳球虫MIC4-N的真核表达[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1 李仁良;袁子国;侯杰;谭志坚;林瑞庆;朱兴全;翁亚彪;;检测鸡球虫四价弱毒疫苗抗体应答的ELIS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8期
12 李巍;王丹;王哲;凡敏;张颖;赵权;;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抗原的制备[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13 张辉;宋春玲;谢寿理;张学勤;;家禽生产中必须实行球虫药轮换方案[J];中国畜牧杂志;2011年16期
14 刘颖丽;李建华;郑君;张西臣;;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MIC-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兽医学报;2011年08期
15 陈新红;徐莲花;;藤黄酸预防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效果观察[J];新疆畜牧业;2011年S1期
16 王纯;;丹东地区肉仔鸡球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17 郑明学;古少鹏;王丽霞;韩克光;李宝钧;;抑制钙信号转导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入侵细胞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18 王锡涛;;南方优质肉食鸡球虫病发病情况[J];今日畜牧兽医;2011年07期
19 吕玲;;科技动态[J];中国家禽;2011年13期
20 李书真;李锡和;梁家攀;;鸡球虫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J];兽医导刊;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宋军科;战美娜;林青;于三科;;应用ELISA检测紫外线减毒柔嫩艾美耳球虫YL株虫苗抗体[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绍强;蒋金书;刘群;朱引洁;;柔嫩艾美耳球虫BJ株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保护效果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孟祥龙;廖申权;戚南山;吴彩艳;吕敏娜;李国清;孙铭飞;;柔嫩艾美耳球虫乳酸脱氢酶的克隆与原核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田晶华;丁熙成;蒋金书;王鹏雁;;ETMIC-2基因表达产物对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雏鸡的保护及病理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第12次暨中国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11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吴绍强;蒋金书;朱引洁;刘群;;柔嫩艾美耳球虫BJ株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效果研究(英文)[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莉;秦泽荣;徐镔蕊;何召庆;王春凤;刘尚高;;柔嫩艾美耳球虫TA4重组抗原的免疫试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贤勇;黄骁舾;邹俊;苏华荔;李嘉男;孙希萌;殷光文;索勋;;表达H5N1禽流感病毒M2e抗原的转基因柔嫩艾美耳球虫系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戚南山;孙铭飞;吴彩艳;廖申权;吕敏娜;李祥瑞;蔡建平;;柔嫩艾美耳球虫Etron2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转录水平差异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韩红玉;黄兵;林矫矫;赵其平;董辉;姜连连;徐梅倩;朱顺海;;柔嫩艾美耳球虫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蔡建平;谢明权;覃宗华;艾哈迈德;彭新宇;魏文康;吴惠贤;;毒害艾美耳球虫广东株微线蛋白-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恒;柔嫩艾美耳球虫比较蛋白组及免疫蛋白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姜连连;柔嫩艾美耳球虫DF-1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及EtSerpin,EtAMA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郑君;柔嫩艾美耳球虫Rhomboid蛋白与微线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佩国;河北省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地方株的耐药性检测[D];吉林大学;2010年
5 安健;柔嫩艾美耳球虫抗药性虫体纯化及mRNA差异显示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杜爱芳;鸡球虫病的中药防治与DNA疫苗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魏峰;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杂交株F3的培育及微线相关基因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樊生超;集约化鸡场球虫病的防治技术[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9 王秋悦;柔嫩艾美耳球虫rhomboid基因重组卡介苗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林青;柔嫩艾美耳球虫cDNA文库的构建及其主要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乾忠;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毒的鉴定及细胞内分布[D];吉林大学;2011年
2 樊玉娟;毒害艾美耳球虫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鸡胚传代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3 扈炳新;柔嫩艾美耳球虫3-1E基因的原核表达和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免疫保护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4 马卫娇;柔嫩艾美耳球虫3个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程军;柔嫩艾美耳球虫抗药性相关基因M_(20)的克隆及检测方法的建立[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薛方民;鸡艾美耳球虫不同种株ITS-1、ITS-2序列的克隆和分析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凤;鸡体实验法及同工酶谱分析检测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耐药性[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颖丽;Repair_PSⅡ基因重组蛋白和DNA疫苗抗柔嫩艾美耳球虫保护效果[D];吉林大学;2012年
9 刘红霞;鸡毒害艾美耳球虫MIC5基因在大肠杆菌的重组表达产物抗原性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10 秦睿玲;柔嫩艾美耳球虫λMzp5-7基因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 王华听;鸡球虫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2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宁志利;防治鸡球虫病:准确诊断选用药[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3 ;常用抗球虫药的特点及使用方法[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4 唐式校 陈雪梅 时芝红 李前福 李成珍;用药要有针对性[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5 山西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部 王华听;鸡球虫病的夏季防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6 佚名;正确选用抗球虫饲料添加剂[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7 山西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广州公司 高怀涛;南方冬季勿忽略鸡球虫病[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8 唐式校;鸡抗球虫病用药问题四注意[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9 山东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乔彦良李丽杰;抗球虫新药——癸氧喹酯[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10 ;盐霉素的应用及前景(未完待续)[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