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喹酮透皮给药治疗家兔日本血吸虫病
【摘要】:目的探究吡喹酮(praziquantel,PZQ)透皮剂的治疗效果,以及吡喹酮与宿主免疫系统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为治疗血吸虫病提供更便利的治疗途径。方法新西兰大白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50±2条或300±2条,透皮剂浓度为24%,以100 mg/kg剂量对感染日本血吸虫28 d的新西兰大白兔分别进行腹部透皮治疗1次和2次,并在一次感染和二次感染后1d和14 d透皮治疗2次。统计治疗组的减虫率,肝减卵率,减毛蚴孵化率,评价透皮剂的治疗效果。结果感染日本血吸虫28 d后吡喹酮透皮剂透皮治疗2次效果优于1次,减虫率分别为96.23%和80.19%,肝减卵率和减毛蚴孵化率均达到或接近100%。对感染后1d和14 d的透皮治疗,感染2次并治疗的减虫率分别在86.62%和91.84%。结论24%的PZQ透皮制剂具有较好的杀灭日本血吸虫成虫作用,透皮次数越多,治疗效果越好;透皮剂对杀灭日本血吸虫童虫也有一定的作用,对感染2次并治疗的减虫效果更好,可能与感染宿主的免疫协同作用有关。
|
|
|
|
1 |
李龙;;抗血吸虫病药物的研究现状[J];兽医导刊;2009年08期 |
2 |
叶萍,李浩,石耀军,陈永军,刘金明,傅志强,林矫矫;吡喹酮氯仿油制剂治疗山羊日本血吸虫病研究[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1年01期 |
3 |
张磊;汪勇沛;平宪卿;朱传刚;林矫矫;钟旗;冉多良;;吡喹酮注射剂早期治疗小鼠血吸虫病效果的初步研究[J];畜牧与兽医;2010年04期 |
4 |
舒宏民,陈鑫生,邹冬梅;应用吡喹酮第三胃投药治疗牛日本血吸虫病[J];中国兽医杂志;1992年12期 |
5 |
杜远海;周大明;;10%吡喹酮水悬液第三胃注射以不同剂量治疗水牛日本血吸虫病的试验报告[J];湖北畜牧兽医;1988年04期 |
6 |
雷昊;赵红梅;;某种牧草提取物对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影响[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8年03期 |
7 |
高士明;;吡喹酮三胃注射治疗水牛日本血吸虫病初报[J];湖北畜牧兽医;1985年01期 |
8 |
戴卓建,颜洁邦,毛光琼,谢智明,杨爱国;山区家畜日本血吸虫病防制对策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05年07期 |
9 |
舒宏民
,李成亮
,吴国昌
,谭兆沛
,熊建华
,徐志明
,徐照球;吡喹酮肌肉注射治疗牛日本血吸虫病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1991年10期 |
10 |
张建安;朱允升;王继玉;余炉善;邓水生;李壁梅;范必勤;周元根;桂诗礼;李成亮;;吡喹酮与硝硫氰胺治疗绵羊日本血吸虫病的疗效观察[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82年02期 |
11 |
赵俊龙,刘恩勇,李克斌,姚宝安,程方玺,吴海青,操继跃,周艳琴;吡喹酮非水溶液注射剂的研制——日本血吸虫病治疗试验[J];中国兽医学报;2003年04期 |
12 |
胡景韶;;西昌地区猪日本血吸虫病的初步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1965年02期 |
13 |
李增池;;吡喹酮治疗奶牛日本血吸虫病的副反应观察[J];云南畜牧兽医;1992年03期 |
14 |
叶萍;施福恢;田锷;石耀军;林邦发;朱顺海;;IgG_1型单克隆抗体和吡喹酮协同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1993年04期 |
15 |
;药物治疗水牛日本血吸虫病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1975年09期 |
16 |
代卓建,颜洁邦,夏德维;四川山区家畜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1993年01期 |
17 |
李和平,吴发兴,陈德坤;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J];中国动物检疫;2005年09期 |
18 |
刘国海;龚先福;;应用薄膜干卵抗原片环卵沉淀试验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J];湖北畜牧兽医;1988年02期 |
19 |
金鑫,苏敬良;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制(七)——日本血吸虫病[J];动物保健;2005年04期 |
20 |
胡贵华;李兴荣;杜宗文;曾国熙;;一例犊牛日本血吸虫——沙门氏菌综合症的诊治报告[J];中国畜禽种业;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