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荷斯坦牛瓜氨酸血症的分子检测方法建立
【摘要】:正引言瓜氨酸血症(Citrullinemia,CN)是荷斯坦牛的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疾病,最早由澳大利亚科学家Harper报道。患病犊牛主要表现为血液和尿液中瓜氨酸含量升高,尿素循环受阻引起高氨血症,从而导致犊牛在出生一周内死亡。该病的致病机理为ASS基因的表达缺陷所致,其分子遗传学基础是位于奶牛第11号染色体(BTA11)上的第5外显子第86和175个氨基酸发生单碱基突变(CGA→TGA;CCC→CCT),其中第一个突变产生了终止密码子。为准确诊断患病犊牛和携带者,减少其为奶牛育种造成的经济损失,我们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有效地CN的检测方法。
|
|
|
|
1 |
赵福斌;李建斌;王洪梅;胡桂学;李秋玲;仲跻峰;侯明海;;中国荷斯坦牛BoLA-DRB3.2基因座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07年05期 |
2 |
杨海;李秋玲;王洪梅;李建斌;朱洪龙;仲跻峰;王力生;;中国荷斯坦牛POU1F1基因第6外显子多态性与产奶性能相关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3 |
张润锋;陈宏;雷初朝;胡沈荣;苏利红;;IGFBP-3基因PCR-RFLP多态性与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相关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06年03期 |
4 |
贾晋;马妍;孙东晓;张毅;张沅;;中国荷斯坦牛DGAT1基因与产奶性状关联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08年12期 |
5 |
宋桂敏,张学炜,王立杰;中国荷斯坦牛乳成分数量性状表型参数分析[J];天津农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6 |
王存国,付尚杰;中国荷斯坦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Ⅴ)[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年10期 |
7 |
白德庆;毛允飞;张文斌;;内蒙古自治区荷斯坦牛调查报告[J];中国乳业;2010年09期 |
8 |
;关于“中国黑白花奶牛”更名为“中国荷斯坦牛”及为其他畜种正名的通知[J];新疆畜牧业;1994年04期 |
9 |
辛玉枝;;“中国荷斯坦牛分子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应用”项目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年07期 |
10 |
;“中国荷斯坦牛分子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应用”项目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0年04期 |
11 |
王存国,付尚杰;中国荷斯坦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Ⅲ)[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年07期 |
12 |
滕勇;GnRH、PGF_(2ɑ)诱导同期发情效果的比较[J];中国奶牛;2002年06期 |
13 |
董辉,徐世鑫,魏绍清,张磊;中国荷斯坦牛多汗症调查[J];当代畜牧;1998年03期 |
14 |
王华;王晓宁;刘一鹤;秦春华;胡建宏;;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因素的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10年05期 |
15 |
吴海涛;杨章平;常玲玲;陈莹;周佳;;浅探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乳成分的影响[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1年01期 |
16 |
马晓兰;王小龙;胡国顺;马国龙;赵荐;彭春燕;常国斌;;中国荷斯坦奶牛κ-CN基因第四、第五外显子的多态性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07年06期 |
17 |
李建国,桑润滋,张正珊,曹玉凤,安永福;热应激对中国荷斯坦牛血液生化指标及产奶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1999年02期 |
18 |
王存国,付尚杰;中国荷斯坦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Ⅳ)[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年09期 |
19 |
毛永江,杨章平,汪志国;中国荷斯坦牛乳脂率变化规律初探[J];中国奶牛;2003年04期 |
20 |
魏成斌;贺文杰;辛晓玲;施巧婷;楚秋霞;徐照学;李文军;;中国荷斯坦牛重复超排试验[J];中国奶牛;2006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