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通用型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应用日益成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个能快速、灵敏、准确检测家畜及其产品中口蹄疫病毒的检测技术平台,达到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检测成本,缩短检验周期的目的。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口蹄疫病毒5'端UTR区的IRES片段核苷酸序列,设计口蹄疫病毒引物和Taqman核苷酸探针;按说明书制备定量用标准品;建立荧光RT-PCR的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实验。结果:该方法对口蹄疫病毒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O型、A型、C型和AsiaⅠ型均呈阳性反映,而水泡性口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等其他动物病毒均呈阴性反映;将已知拷贝数的体外转录RNA 10倍系列稀释成2.0×10~1~2.0×10~6 6个稀释度,作为标准品,进行口蹄疫荧光RT-PCR扩增,测定其灵敏度。结果证实荧光定量RT-PCR至少可以检测到20个拷贝的口蹄疫病毒;利用3份不同CT值的阳性样品分别由两名操作员进行5次重复检测,结果其CT值变异系数均少于1.5%。以上统计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口蹄疫通用型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可对口蹄疫通用型病毒进行稳定、可靠的检测。结论:该方法对口蹄疫病毒各亚型(包括O型、A型、C型和AsiaⅠ型)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灵敏度检测表明至少可以检测到20个拷贝病毒核酸,可对低病毒含量的样品进行准确检测,且荧光RT-PCR方法检测所需的病料少,对病料的采集方法、保存及运输等要求不高,对于因保存不当失活的病毒仍可得到客观可靠的结果。另外荧光RT-PCR方法所需时间短,传统方法检测口蹄疫病毒需几天甚至几周,而荧光RT-PCR方法从核酸抽提到反应完毕只需要4 h。因此该方法是一种检测口蹄疫病毒的良好方法,可用于出入境检疫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疫情监测。
|
|
|
|
1 |
刘湘涛,李忠润,胡弘博,马军武,韩雪清,姜艳春,胡艳君,罗公平;口蹄疫病毒12S抗原免疫学性质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1996年08期 |
2 |
肖扬;;不可忽视口蹄疫的防治[J];农家科技;1999年08期 |
3 |
张彦明;王晶鈺;;口蹄疫的诊断与防制[J];中国动物保健;1999年03期 |
4 |
胡薛英;口蹄疫病毒的基因枪DNA疫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1年11期 |
5 |
周小平;;口蹄疫的防治[J];现代农业;2007年03期 |
6 |
段文刚;;第八讲 口蹄疫(FMD)[J];畜牧市场;2007年04期 |
7 |
张加勇;杨胜利;;口蹄疫免疫、监测及防控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年12期 |
8 |
周喜生;;猪口蹄疫的诊断与治疗[J];河北农业科技;2008年18期 |
9 |
殷长海;金宏堂;赵德祥;;散养偶蹄动物口蹄疫的免疫方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
10 |
仁欠端智;马延龙;;牛羊口蹄疫的诊断与治疗[J];山东畜牧兽医;2010年02期 |
11 |
陈健雄;;规模化猪场口蹄疫的临床症状与控制策略[J];养猪;2010年03期 |
12 |
罗银昌;;猪口蹄疫的鉴别和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1年01期 |
13 |
陈尚贵;向留坤;李建华;;关于偶蹄兽口蹄疫的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1年06期 |
14 |
方时杰;;兔化口蹄疫病毒的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1959年06期 |
15 |
刘玉斌,梁焕春,冯来坤,刘爱华;猪白细胞干扰素的制备及对口蹄疫病毒的抑制试验[J];中国兽医学报;1986年04期 |
16 |
唐爱发;;家畜口蹄疫的防治[J];农村百事通;2000年08期 |
17 |
;口蹄疫的防治[J];农技服务;2006年07期 |
18 |
蒲静;张鹤晓;杨汉春;乔彩霞;高志强;汪琳;柏亚铎;吴丹;张伟;谷强;段向英;;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杂志;2009年01期 |
19 |
刘大贵;罗先惠;;口蹄疫的检验与防控[J];中国畜禽种业;2009年03期 |
20 |
;韩国口蹄疫病毒可能来自越南[J];北方牧业;201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