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远麻鸡是全国闻名的广东家鸡地方品种。本研究对两批出生日期相差10d 的清远麻鸡进行了选种,并分别进行个体生产性能测定和分析,为日后进行清远麻鸡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信息。结果表明:①两批鸡在体重增长和胫长增长方面总体差异不大,但是体重较小的清远麻鸡相对体重大的个体呈现更大的相对增重势头。其原因是:在生长过程的早期,增重主要受体内生长动力的作用,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当体重达到某一阶段后,增重速度达到最大值,体现在生长曲线上是一个拐点,其后的增重速度逐渐下降,体重变化转变为以成熟体重为极限的渐近增加过程。②第一批清远麻鸡的体重变异系数都要明显大于第二批,在同一批次中,母鸡的变异系数也明显大于公鸡。这说明第一批麻鸡的均匀度不如第二批;母鸡的总体均匀度低于公鸡。③清远麻鸡的产蛋高峰期在开产后4~5周出现,说明实验母鸡大部分都是开产较早,也较快达到产蛋高峰期。④产蛋量、蛋重和体重的相关性不大,产蛋量、蛋重和毛色的相关性也较低。
|
|
|
|
1 |
赵福山;;蛋鸡新秀—星杂566[J];中国家禽;1983年02期 |
2 |
张德祥;现代高产蛋鸡在营养需要上的变化及饲养管理要点[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8年04期 |
3 |
张势;侍刚;;如何延长鸡产蛋高峰期[J];农家参谋;2007年12期 |
4 |
曹宏楷;熊卓;周先标;孙汉;兰瑞庭;林树茂;温庆琪;李明;袁继成;周炳光;张瑞跃;;白耳黄鸡遗传资源利用的研究[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87年01期 |
5 |
宗泽君;尚庆华;白音;王军;赵臣;陈雷;;舍饲绒山羊生产性能测定[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年Z1期 |
6 |
杨宁;;世界主要蛋用鸡种生产性能的变化趋势[J];中国家禽;1993年05期 |
7 |
解玉军,王占玉,陈庆莲;乌骨鸡胫长与产蛋量的关系[J];山东畜牧兽医;1998年06期 |
8 |
唐应德;蛋鸡培育质量的评价和调控(上)[J];四川畜牧兽医;2002年09期 |
9 |
楚嵩峰;现代蛋鸡饲养新观念的具体操作[J];河南农业;1997年05期 |
10 |
万世权,沈林辉;简论蛋鸡体形发育的监测和调控[J];中国禽业导刊;1997年08期 |
11 |
刘益平,杨志勤,朱庆;称重对鸡只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家禽;1998年12期 |
12 |
李骁驽;如何提高育成鸡标准体况的整齐度[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3年03期 |
13 |
万世权,沈林辉;简论蛋鸡体形发育的监测和调控[J];山东家禽;1997年02期 |
14 |
刘玉凤;从蛋鸡的啄肛谈商品蛋鸡育成期的管理[J];吉林畜牧兽医;2004年01期 |
15 |
王平,王晓霞;京白商品蛋鸡胫长的标准曲线[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
16 |
赵聘;培育高质量育成鸡的关键环节[J];河南农业科学;2000年02期 |
17 |
葛君慧,李小红,郑勤;制约蛋种鸡生产效益发挥的三个因素[J];中国禽业导刊;2000年06期 |
18 |
何丹林;沈栩;苏炽南;焦大荣;陈仁斌;梁灿坚;梁少东;;不同羽色清远麻鸡生长和产蛋性状的比较分析[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9年06期 |
19 |
徐立成,吴玉环;红育、京Ⅱ系同京Ⅲ系杂交鸡生产性能测定[J];中国畜牧杂志;1987年03期 |
20 |
汤冠军;商品代蛋鸡育成质量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199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