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红全,戴继勋,于文功,杨堃峰;基因打靶技术的研究进展[J];遗传;2002年06期 |
2 |
卢柏松,黄培堂;基因打靶技术的原理及操作[J];生物技术通讯;1997年01期 |
3 |
耿旭珂;胡勇;何奕昆;;植物基因打靶——模式植物小立碗藓的应用[J];生物学通报;2008年04期 |
4 |
李兰;沈伟;邓继先;潘庆杰;;影响动物细胞同源重组发生与基因打靶效率的分子机制[J];生物技术通讯;2006年01期 |
5 |
贺松;张德纯;;基因敲除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02期 |
6 |
钟强;赵书红;;锌指蛋白核酸酶的作用原理及其应用[J];遗传;2011年02期 |
7 |
许杨;涂追;;丝状真菌基因敲除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年01期 |
8 |
Vega MA
,张俊
,廖玉芝;人类基因治疗中同源重组技术前景[J];国际遗传学杂志;1993年03期 |
9 |
李娅莎;鲍朗;李岩;张会东;赵明才;;卡介苗阿拉伯糖苷转移酶embC基因敲除株的构建和初步鉴定[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05期 |
10 |
徐飞;张宜平;奚涛;;Red/ET系统研究进展及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药物生物技术;2007年03期 |
11 |
乔德瑞;朱芷葳;;基因打靶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0期 |
12 |
李瑞国,安晓荣,苟克勉,陈永福;基因打靶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生物技术通报;2002年05期 |
13 |
王壬学;哺乳类动物的基因打靶[J];自然杂志;1992年02期 |
14 |
李文正,夏家辉;基因打靶突变小鼠与基因功能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00年S1期 |
15 |
张路;;基因打靶获诺奖[J];百科知识;2007年21期 |
16 |
杨晓,张兆山,黄翠芬;在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基因打靶的策略[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7年02期 |
17 |
戴旭明,薛红,杨桦,胡以平,傅继梁;用PCR和基因组Southern杂交鉴定基因打靶实验中同源重组事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7年06期 |
18 |
施家琦,夏家辉;真核生物中基因打靶的策略[J];生命科学研究;1999年02期 |
19 |
李惠侠,杨公社,曲鑫建;基因打靶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年12期 |
20 |
田三德,孙鹏;基因打靶技术及其应用[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