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形扇头蜱唾液腺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摘要】:寻找镰形扇头蜱吸血后较吸血前唾液腺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抑制消减杂交法分别构建镰形扇头蜱半饱血雌蜱和吸血雄蜱唾液腺以pGEM-T-easy为载体的cDNA文库,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分别测得247个雌蜱有效EST序列和168个雄蜱有效EST序列,并预测雌蜱可能含有的5’末端和3’末端的EST序列分别为25个和44个,雄蜱可能含有的5’末端和3’末端EST序列分别为53个和74个。随机选择非重复的24个雌蜱序列和21个雄蜱序列以RT-PCR方法验证消减效果,结果表明,在吸血后唾液腺中,雌蜱有13个基因表达上调或新表达,消减效率为54%,雄蜱有9个基因表达上调或新表达,消减效率为43%。对所测有效序列经BLAST分析,检索247个雌蜱序列获得141个匹配,匹配率为57%,其中有32个蜱基因,占 141个匹配基因的23%;检索168个雄蜱序列获得125个匹配,匹配率为74%,其中有29个鲜基因,占125个匹配基因的23%。BLAST检索结果显示这些蛋白主要包括帮助蜱口器固定的粘合剂蛋白、免疫调节的蛋白、抗凝血蛋白、加强能量代谢的线粒体蛋白和促进基因转录的各种转录因子,结果表明这些蛋白主要是为了适应蜱吸血的生理过程及应变蜱因吸血而产生的免疫防御和排斥。
|
|
|
|
1 |
周乃珍;倪旻;胡好远;符悦冠;张盛周;;螺旋粉虱成虫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与组织学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1年07期 |
2 |
杨帆;刘万学;张国安;万方浩;;西花蓟马传播番茄斑萎病毒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1年02期 |
3 |
赵学影;赵振富;孙新;刘志刚;吕艳思;;谷跗线螨交叉反应性变应原的定位[J];昆虫学报;2011年07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