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朱兴全林瑞庆宋慧群  
【摘要】: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其初步分析结果的报道,以及多种模式生物、重要生物基因组全序列的完成,标志着结构基因组学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随之而来,生命科学研究进入所谓的“后基因组时代”。一个以揭示基因组的功能及调控机制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将是今后几代科学家不懈奋斗的目标。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是21世纪国际研究前沿之一,也是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从1997年迄今已发表的有关功能基因组学的论文数以千计,其中不少发表于国际上最著名的一些杂志,如Cell、Nature 及Science。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几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计划中相当一部分项目的就是属于功能基因组学方面的项目。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概况、概述了功能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即基因功能的研究;基因组的表达及时、空调控的研究;蛋白质组及蛋白质组学以及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结合200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研究生命现象尤其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优秀模型一秀丽新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本文还概述了用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新的、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基因剔除、转基因研究、基因诱变及突变体的PCR 筛选、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RNA 干涉、基因表达的系列分析、蛋白质组学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然后,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工作,讨论了在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可以做的一些工作。文章最后指出,我国科学家为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已作出一定的贡献,并且独立自主地完成了多种生物包括水稻(Oryza sativa L.ssp.indica)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我国是一个遗传资源大国,在人体方面不仅人口众多,疾病谱广,而且疾病家系、隔离群和染色体改变方面的材料资源丰富。在动、植物及其病虫害方面我国也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我们要奋起直追,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遗传资源,在21世纪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做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丁丽娜;赵阳;赵宝祥;苗俊英;;化学遗传学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7年01期
2 ;“聪明鼠”[J];新知客;2008年05期
3 ;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召开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专家座谈会[J];蚕学通讯;2009年02期
4 庄金秋;杨丽梅;贾杏林;;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概述[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S1期
5 陈竺,黄薇,傅刚,韩泽广,任双喜,张蔚鴒;人类基因组计划现状与展望[J];自然杂志;2000年03期
6 范建兵,车涤平,赵产凤,周立新,冯文毅;高密度光纤芯片技术及其在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J];科学通报;2003年15期
7 唐益苗,马有志;植物反转录转座子及其在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年02期
8 张森,李辉,顾志刚;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力工具——比较基因组学[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9 郭龙彪;储成才;钱前;;水稻突变体与功能基因组学[J];植物学通报;2006年01期
10 韩佃刚;肖蓉;信吉阁;韩干身;徐昆龙;;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J];中国畜牧兽医;2007年01期
11 王杰;王永;许期树;高光宇;欧阳熙;刘鲁蜀;;高原型藏山羊产绒量功能基因的初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12 陈竺,李伟俞,曼熊慧,陈赛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机遇和挑战:Ⅱ.对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若干思考[J];生命的化学;1998年05期
13 陈双臣;张孝峰;刘星;曹福中;云兴福;邹志荣;;植物转座子及其在番茄功能基因组的应用[J];生物技术;2005年06期
14 李建华;陈利玉;;细菌双杂交系统及其在病原微生物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6年03期
15 钱玉梅;高贵珍;陈文觅;;后基因组时代相关概念及技术研究进展[J];宿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6 王凤产;张文学;;一部颇有学术造诣的力作——《大鼠肝再生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书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7 ;新书介绍——《水稻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J];植物学通报;2006年04期
18 李子银,陈受宜;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遗传;2000年01期
1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水稻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项目简介[J];植物学报;2001年07期
20 费俭,陈义;SPR技术与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J];生命科学;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基因打靶和功能基因组学[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强伯勤;;功能基因组学与医学科学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郜恒骏;;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技术与消化道肿瘤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4 李玉蓉;车亦舟;张兵;邹丽芳;赵静雅;邹华松;陈功友;;水稻黄单胞菌与水稻互作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邓秀新;张敏;刘庆;陶能国;张建成;周文静;徐娟;;利用突变体开展柑橘功能基因组学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蒋与刚;卢豪;;微量元素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7 何祖华;;水稻防卫反应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朱兴全;林瑞庆;宋慧群;;功能基因组学:我们可以做什么?[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谢建平;陈永青;王洪海;;功能基因组学、组合化学与抗结核杆菌新药的筛选[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余东;;植物病毒载体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A];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晋治波;大麦黄矮病毒GAV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及运动蛋白基因介导的抗病毒小麦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2 宛淑艳;水稻基因激活标签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任伟成;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和核酸诊断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卢宏超;基于蛋白网络聚类的基因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5 刘煜;Annexin Ⅰ和CASK在食管鳞癌中的功能研究及重要功能蛋白的筛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6 张建新;西瓜花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及其蚜虫体内受体蛋白的分离与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吴刚;基于SAGE数据库挖掘技术筛选分析前列腺癌相关新基因[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8 朱正歌;农杆菌介导的转座子水稻突变体库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9 王桂凤;杉木木材形成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吴琼;三种产萜类药用植物转录组分析和产地适宜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两种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分析以及辣椒轻斑驳的DIG标记点杂交检测[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马翔宇;新型多价大肠杆菌噬菌体285P分离鉴定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3 张伟煌;稻瘟病菌T-DNA插入致病突变体筛选及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4 贺春萍;稻瘟菌T—DNA插入的突变表型分析和插入位点定位[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5 肖苏生;双链RNA介导的拟南芥ETR1基因沉默[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年
6 林春花;稻瘟菌致病相关突变体的筛选和T-DNA标签的定位[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7 江楠;多巴胺受体D5B转基因大鼠的建立及行为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曙光;多功能T-DNA标签系统的建立及杨树突变体库的创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9 罗朝鹏;胡葱黄条病毒陕西洋葱分离物基因组全序列及编码的P3蛋白与寄主互作的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罗帮明;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的大规模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雪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应优先[N];健康报;2000年
2 ;我国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又取得新进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3 记者 游雪晴;我国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N];科技日报;2000年
4 新讯;欲成千秋业 勇攀更高峰[N];医药经济报;2000年
5 通讯员 陈为京 刘涛 王祥峰记者 魏东 孙明河;花生基因组学研究获进展[N];科技日报;2006年
6 孔维薇;基因组学重大成果蕴藏滨海力量[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7 钟石 王兴东 张晔;南医大构建我国功能基因组学科研高地[N];科技日报;2002年
8 汪伟李玉峰;本市基因组学研究成果荣登《自然》杂志[N];天津日报;2008年
9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主任 马大龙;基因组医学凸显未来医学蓝图[N];人民政协报;2008年
10 金振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十大科技突破[N];光明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