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致初生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的O血清型和毒力因子
【摘要】:从江苏、江西、安徽等7个省疑似黄、白痢直肠棉拭及病死猪的十二指肠和肠系膜淋巴结中分离鉴定出339株病原性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除77株未能定型、41株自凝外,测定出221个分离株的O血清型,这些分离株覆盖了64个血清型,以107、O101、O20、O93、O11和O149为主,共99株,占定型菌株的44.80%。这些血清型与已报道的常见血清型问存在一定差异。运用黏附素单抗对以上菌株进行F4、F5、F6、F18、F41五种黏附素检测,共97个分离株表达黏附素(28.61%),而表达两种和3种黏附素的菌株分别有22株和8株,它们分别占表达黏附素菌株的22.68%和8.25%,其中单独表达F4、F6、F5+F41黏附素菌株分别有18、30、15株,分别占表达黏附素菌株的18.56%、30.93%和15.46%;同时运用多重PCR对其中145个分离株进行毒素基因(STa、STb、LT、SLT-2e)的检测,拥有STA和STb乃毒素基因的菌株分别占检测菌株的51.72%和37.24%。F6、F4、F5+F41和STa、STb为该地区致初生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常见的毒力因子。
|
|
|
|
1 |
刘栓江,张新国,杨汉春,郭鑫;鸡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分布与耐药性监测[J];河北畜牧兽医;2004年09期 |
2 |
成大荣,徐建生,刘秀梵;黏附素菌毛F18的研究近况[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4年05期 |
3 |
房海,陈翠珍,王廷富,田在滋,王洪发,汤生玲;大肠杆菌新菌毛抗原的研究V.用标记抗体技术检验菌毛抗原[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
4 |
姜礼胜,邝哲师,张玲华,张正海,徐战,朱开安;国产多粘菌素对雏鸡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的保护[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2年07期 |
5 |
李守英;兔腹泻病的病因浅析[J];山东畜牧兽医;2003年02期 |
6 |
;肉鸽I型副粘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肉品卫生;2004年09期 |
7 |
王丽平,郭永刚,史晓丽,陈绍峰;不同抗生素对大肠杆菌形态的影响及其诱导游离内毒素的释放[J];中国兽医学报;2004年06期 |
8 |
李文君;猪沙门氏菌和水肿型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湖南畜牧兽医;2005年03期 |
9 |
薛振源,秦贞奎,张碧波,侯艳梅;EC肉汤MPN法在出境食品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动物检疫;1994年06期 |
10 |
曾庆南,孙秋莲,依颖新,吴静;肉鸡腹水症与大肠杆菌合并症的诊断与防治[J];辽宁畜牧兽医;1994年02期 |
11 |
马海利,杨百亮;猪大肠杆菌血清型与药敏试验的关系[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5年03期 |
12 |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进展[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7年12期 |
13 |
苏勤;注意防治鸡脑炎型大肠杆菌病[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7年17期 |
14 |
赵静,杨汉春,查振林;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兽医杂志;1998年11期 |
15 |
施万球,韦家槐;三日龄AA雏鸡暴发大肠杆菌与链球菌病[J];广西畜牧兽医;1998年03期 |
16 |
王廷璞,吕武夫,薛双虎,孙春香;鸡大肠杆菌灭活苗研制及检验[J];甘肃畜牧兽医;1998年01期 |
17 |
王焕庆;用氧氟沙星防治兔大肠杆菌病[J];山东畜牧兽医;1999年04期 |
18 |
单金华,张冬梅;孔雀大肠杆菌与组织滴虫混合感染病例[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1999年01期 |
19 |
李惠萍;减少牛肉中大肠杆菌的简易方法[J];畜禽业;1999年11期 |
20 |
郑勤,张兴文;浅谈种鸡群感染大肠杆菌对孵化生产的影响[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