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筛选出的鸡基因组10个微卫星,对福建永安融燕公司的几个优质鸡配套选育系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测定,计算各群体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标记在各群体中均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各群体结构的遗传参数符合各群体的结构状况。
|
|
|
|
1 |
温志芬;优质鸡发展状况[J];中国禽业导刊;2004年20期 |
2 |
张德祥,张细权,宋焕禄;优质鸡育种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家禽;2001年23期 |
3 |
严华祥;优质鸡产业化进程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家禽;1998年08期 |
4 |
周赶谱,李潮;果园林地饲养优质鸡技术[J];农家顾问;2001年04期 |
5 |
李道劲;我国优质鸡育种的发展趋向[J];中国家禽;2003年01期 |
6 |
刘景,李忠荣,冯玉兰;优质鸡肉质的特点及其评定方法[J];福建畜牧兽医;2004年06期 |
7 |
李建华;徐增强;孔霞;;华东地区优质鸡基本特性的市场调查[J];中国家禽;2011年06期 |
8 |
吴常信;优质鸡生产中杂种优势利用的相关问题[J];中国家禽;1999年05期 |
9 |
黄贺儒;农村饲养优质鸡技术要点[J];农村养殖技术;2002年18期 |
10 |
吴常信;关于优质鸡育种与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禽业导刊;2005年10期 |
11 |
陈启荣;优质石岐鸡的饲养和营销特点[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7年06期 |
12 |
张德祥,杨山;我国优质鸡育种的现状及展望[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8年10期 |
13 |
毛国祥;薛义山;;高成本时代考验优质鸡产业发展[J];中国禽业导刊;2007年23期 |
14 |
魏彩藩;中国南方优质鸡育种与发展趋势[J];中国禽业导刊;2001年01期 |
15 |
陈宽维,李慧芳,张学余,陈国宏;优质鸡肌肉品质与育种方向的研究[J];山东家禽;2002年07期 |
16 |
陈宽维,陈国宏,李慧芳,张学余,耿拓宇;优质鸡内涵与选育[J];中国家禽;2003年19期 |
17 |
宁欣;;把脉优质鸡产业发展[J];中国禽业导刊;2007年13期 |
18 |
王桂朝;首届中国优质鸡育种暨产业化生产技术研讨会在福建龙岩召开[J];中国禽业导刊;2000年24期 |
19 |
孟和;优质肉鸡育种现状分析[J];中国家禽;2001年02期 |
20 |
李广新;优质鸡种质资源和利用概述[J];农村养殖技术;2003年2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