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埃普利诺菌素注射液在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潘保良  汪明  王玉万  潘贞德  薛彦  
【摘要】:正 1 引言埃普利诺菌素(Eprinomectin,EPR)是由Merck公司于1994年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阿维菌素类药物,是将Avermectin B1 4”引入一乙酰氨基而成。EPR对家畜的内寄生虫(如线虫)和外寄生虫(如螨、虱、蜱、蝇)均有很强杀灭作用。尤为重要的是EPR的乳/血浓度比k(M/P)很低,用于奶牛时在牛奶中的残留量低,应用于泌乳期的奶牛不需休药期。此外,EPR应用于肉牛时也无需体药期。目前,EPR商品化的制剂仅为浇泼剂Eprinex~(R),该制剂已在美国、新西兰、墨西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唐兆新,张景伦,倪有煌;对合肥某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的调查研究[J];中国奶牛;1996年03期
2 闵向红,闵向松,张威扬;浅谈奶牛不孕的防治方法[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0年03期
3 宁静;奶牛碘缺乏症的防治试验[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0年02期
4 张永胜,王宏光;提高我市奶牛产奶量的综合技术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2年05期
5 钱亮;龙头带动 小区示范 促进彭山奶业发展[J];四川畜牧兽医;2003年06期
6 王凯,徐锦娴;广东省某奶牛场隐性酮病的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3期
7 邵凯;注射补充微量无素对奶牛第一次输精受胎率的影响[J];河北畜牧兽医;2005年04期
8 ;“奶牛性控胶囊”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J];中国供销商情.乳业导刊;2005年07期
9 许鑫慧;王瑀;;奶牛产后瘫痪的治疗[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06期
10 王秀;;奶牛不食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2010年06期
11 李飞;美国奶牛配种技术简介[J];新疆农垦科技;1987年06期
12 朱士恩;日本高知县奶牛生产管理概况[J];中国畜牧杂志;1988年03期
13 汪绍福,金善炜,潘新权,郁国,陈志森,姚占清,黄明达;兽用天花粉蛋白胶囊提高奶牛受胎率效益显著[J];中国畜牧杂志;1988年05期
14 何志耕,周以永;昆明黑白花奶牛产奶量记录方法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1988年06期
15 杨枝;陈刚;刘海斌;杨寿生;;川口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0年06期
16 Dennis Armstrong ,李炯 ,王翠兰;热应激对高产奶牛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J];草食家畜;1991年03期
17 阎守敦 ,郭岩;简讯[J];新疆畜牧业;1991年04期
18 鄂志荣;内蒙古推广10万头奶牛阶段饲养技术改善管理[J];中国奶牛;1994年01期
19 桑万邦;江苏奶协召开常务理事会议针对奶牛继续滑坡提出三找[J];中国奶牛;1994年04期
20 林朝星;奶牛青菜中毒[J];福建畜牧兽医;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保良;汪明;王玉万;潘贞德;薛彦;;埃普利诺菌素注射液在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跃;张玉;;奶牛安全生产与环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曹凯军;田真;高继伟;冯英;;如何让奶牛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新西兰FONTERRA公司天津奶牛场设计感受[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上册)[C];2008年
4 ;北京奶牛中心——国家重点高科技、产业化奶牛良种繁育基地[A];中国牛业高峰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文义;史泽根;冯全福;马卫华;;影响奶牛繁殖效率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上册)[C];2008年
6 倪志江;高振江;李伟;;奶牛精确饲喂实验研究初报[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C];2009年
7 罗伯特·华森;;国际奶牛育种新技术[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上册)[C];2008年
8 王建平;王加启;;热应激奶牛血液中热休克蛋白表达量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邱昌功;;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A];2010中国牛业进展[C];2010年
10 艾晓杰;;奶牛热应激及其防治对策[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峥嵘;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奶牛实验性乳腺炎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许金俊;奶牛γ-干扰素基因的表达及其在乳房炎防治中的初步应用[D];扬州大学;2004年
3 柴春彦;铜缺乏症奶牛神经损伤分子机理[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 刘东明;证据不确定性推理和奶牛疾病治疗专家系统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乔良;奶牛维生素A瘤胃降解规律及过瘤胃保护维生素A效果评价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6 许庆方;影响苜蓿青贮品质的主要因素及苜蓿青贮在奶牛日粮中应用效果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梁建光;有机锌源的化学特性及其对奶牛的生物学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张进隆;奶牛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基因表达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9 牛淑玲;围产期奶牛干物质摄入减少及脂肪动员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孙玉成;围产期奶牛肝VLDL组装与分泌主要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永波;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及其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卢胜明;桔梗对罗红霉素药代动力学和肺中药物浓度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3 石有斐;纳豆激酶的基因克隆及其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4 黄瑛;昌吉市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普查与防治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冯晓琼;抗奶牛孕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7年
6 孙卫平;包头地区奶牛球虫病和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7 刘宏峰;日粮DCAD水平对奶畜Ca,N代谢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8 夏耘;不同β-胡萝卜素水平对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9 王长宏;蛋氨酸锌对奶牛泌乳及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10 任海军;壳聚糖对奶牛产奶性能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东兴村奶牛率先告别“大锅饭”[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2 ;秋天奶牛高产饲养法[N];湖北科技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五四;老吴养奶牛依然很无奈[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1年
4 杨晓利;多汁料对奶牛很重要[N];山西科技报;2000年
5 刘钢;奶牛产后卧地不超咋治[N];山西科技报;2004年
6 郝德权;奶牛增产十二招[N];山东科技报;2001年
7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 王赞江;奶牛驱虫保健[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五四;“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养奶牛”[N];农民日报;2009年
9 黄洋春 田波 庞汉卿;奶牛夏天防中暑[N];农民日报;2004年
10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牧场管理部 王赞江;浅谈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腺保健[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