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

刘丽英  张日俊  
【摘要】:乳酸菌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但是该类微生态制剂的抗逆性较差。微胶囊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迅速、用途广泛的一种技术,它能较好地提高细菌存活率。本文就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的生理作用及微胶囊技术在该制剂上的应用作简要综述,以期加深对微胶囊技术的认识,并推动该技术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维娜;孙梅;陈秋红;施大林;匡群;;微胶囊化微生态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J];饲料研究;2011年07期
2 王俊岭;张爱增;;微生态制剂的科学使用[J];湖南饲料;2011年04期
3 侯海锋;李茜;史万玉;包永占;;微生态制剂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7期
4 吴秀存;张瑞金;;微生态制剂饲喂仔猪的效果[J];农村养殖技术;2011年10期
5 张爱增;王俊岭;;微生态制剂的科学使用[J];江西饲料;2011年04期
6 杜洁茹;;江庆国:莫用药物观念对待微生态制剂[J];北方牧业;2011年16期
7 冷长宽;;如何正确使用水产微生态制剂[J];水产养殖;2011年09期
8 任作宝;王选慧;;微生态制剂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1年04期
9 穆勇攀;李愫;李新民;;催奶素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畜牧兽医杂志;2011年05期
10 左瑞雨;常娟;郑秋红;尹清强;刘红民;崔艳霞;刘俊熙;;不同抗生素对乳酸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8期
11 王利平;焦红见;李鹏;;微生态制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11年09期
12 ;通过乳酸菌用剑鱼、鳐鱼和鲨鱼的内脏废弃物制作液化饲料[J];渔业现代化;2011年03期
13 庹林科;庞彦;;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兽医导刊;2011年S1期
14 冶成君;张雁平;;云南地区传统乳饼中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年15期
15 刘广志;;新一代微生态制剂——生态激水[J];科学养鱼;2011年06期
16 房秀杰;高志霞;牟伟丽;;半湿性微生态制剂对蛋种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牧业通讯;2011年13期
17 田清武;;微生态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畜禽种业;2011年06期
18 车焱;陈新;;微生态制剂在肉兔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兽医导刊;2011年S1期
19 李伟林;陈晓生;张传军;;微生态制剂在生猪健康养殖中的示范应用观察[J];畜禽业;2011年07期
20 周道胜;;乳酸菌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英;张日俊;;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徐亚平;郭鹏;;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潘康成;冯轼;;微生态制剂在绿色养殖中的作用[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王晓谊;庄绪亮;齐鸿雁;张洪勋;;PCR-DGGE方法检测不同微生态制剂——益生素样品中乳酸菌的群落组成[A];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第五届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许钢;潘康成;张钧利;;微生态制剂在15~30kg小猪饲料中应用效果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易力;倪学勤;潘康成;;微生态制剂与疫苗协同作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必生;潘康成;张钧利;;微生态制剂在南美白对虾育苗上的应用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钧利;庄俊峰;潘康成;;微生态制剂与维生素添加剂在养殖业上的联合应用[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王梅;刑愚;;微生态制剂对再发性腹痛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10 李伟霞;;微生态制剂对水生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荫榆;有关乳酸菌质粒和表达体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兰威;乳酸菌优良菌株的选育及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的研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3 朱晶;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肠上皮细胞和乳酸菌相互关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振民;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5 顾瑞霞;乳酸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及生理功能特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6 曾正清;蚯蚓和乳酸菌(L4)对猪粪尿臭气浓度和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7 常桂芳;乳酸菌黏附派伊尔结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8 闵伟红;乳酸菌发酵改善米粉食用品质机理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陈凌云;复合乳酸菌对不同营养途径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10 李可;对虾养殖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和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与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利军;菊粉制备和乳酸菌微胶囊化包被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2 乌云达来;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130B4在大白鼠消化道内生存状态及其对血脂和血压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3 贾旭;乌拉特西部草原山羊乳及乳制品中乳酸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4 姚娜;轮叶党参乳酸发酵饮料的研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5 翟光超;酸马奶酒中两株产抑菌物质乳酸菌培养基优化与抑菌物质的提取[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6 鲁妮;川西牧区自然发酵酸乳中乳酸菌资源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7 付琳琳;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泡菜中乳酸菌的多样性[D];南昌大学;2005年
8 田兰英;黑木耳乳酸发酵饮料的研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9 邵亚东;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产双乙酰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10 张建飞;三株乳酸菌及其细菌素理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佚名;不同菌种微生态制剂的区分应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2 文萃;乳酸菌行业正上演加速跑[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尹 辉 刘垠 特约记者 郭 勇 王 云;菌分好坏 乳酸菌是“益菌”[N];大众科技报;2005年
4 记者 葛进;多种乳酸菌有潜在美容功效[N];科技日报;2009年
5 娄可兴;新型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6 吴敏;乳酸菌饮品快速占领饮品市场[N];中国特产报;2009年
7 记者 梁庆华 邱德生;南京生合研制出抗过敏乳酸菌[N];中国食品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嶷;中国乳酸菌产业健康成长[N];中国食品报;2010年
9 建华;邵薇:乳酸菌行业发展恰逢其时[N];经理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杜薇;乳酸菌产业向好[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