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地区母猪性发育与性周期外周血中生殖激素的水平
【摘要】:测定了拉萨高原环境下长白×内江(长内)、杜洛克×内江(杜内)母猪性发育期血中FSH、LH、E_2与性周期血中FSH、LH、E_2、P_4的水平。45日龄时FSH、LH升高达到峰值,预示第1囊状卵泡出现于这一时期。 第1情期2组母猪之间LH、FSH、E_2峰值均无明显的差异。长内、杜内母猪LH峰分别出现在周期0、1d。长内、杜内母猪FSH峰分别出现在周期的第13、17d,并分别在第3、7d出现另一小峰,可能说明在母猪性周期中存在2个卵泡生长波。2组母猪E_2分别在周期的15、21d达到较大值。P_4变化规律不明显,P_4峰均产生于第17d。 第3情期长内、杜内母猪LH峰均出现在周期的第20d,FSH峰分别在第5d和18d,E_2峰在第1d和19d,P_4峰均出现在第8d,峰值均无显著差异。长内母猪情期LH、E_2平均值均显著高于杜内母猪(LH:P0.05,E_2:P0.01),杜内母猪FSH平均值显著高于长内母猪(P0.05),P_4差异不显著(P0.05)。 测定了拉萨高原环境条件下内江母猪性周期FSH、LH、E_2、P_4的水平。内江母猪LH峰出现在周期1d,在3d可见LH的上升,达到另1小峰;FSH的分泌无明显规律,在周期15d出现FSH峰,在2d出现另1小峰;E_2在LH峰前1d达到最大值(20.509±6.636);P_4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P_4峰产生于13d,P_4基础浓度及峰值均显著高于平原其它猪种近2~3倍。
|
|
|
|
1 |
马友记,张勇,李发弟,赵兴绪,柳纪省;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绵羊垂体细胞分泌FSH和LH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5年03期 |
2 |
刘立文;于淼瑛;周虚;;日粮能量对初情期前母猪外周血清FSH、LH释放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7年06期 |
3 |
马友记;李发弟;张勇;张利;;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绵羊垂体细胞分泌激素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2007年S1期 |
4 |
焦淑贤,王瑞祥,蔡正华,赵尚吉,廖述人;枫泾和长白母猪发情期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含量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2年06期 |
5 |
;激素:繁殖调节的关键[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1年03期 |
6 |
张良;;促卵泡素与促黄体素不同比例对回收羊胚胎数的影响[J];当代畜牧;2008年10期 |
7 |
吴志杰,葛利江,陈志宝,吴海燕;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奶牛排卵作用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5年10期 |
8 |
曹丹,罗光彬;日粮中添加二氢吡啶对雄性小鼠生殖激素的影响[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5年01期 |
9 |
桑国俊;余四九;;促排素和促黄体素在牛不孕症方面的应用[J];畜牧兽医杂志;2008年03期 |
10 |
徐向明,叶进培,张朝昆;山羊血浆生殖激素浓度与超排反应的关系[J];江苏农业研究;1996年01期 |
11 |
陈学进;卵泡液和促卵泡素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J];草食家畜;1997年01期 |
12 |
王鲜忠,潘红梅,吴建云,孙燕,张家骅;FSH对体外培养间质细胞睾酮生物合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4期 |
13 |
李红飞;崔贞亮;靳亚平;;间接ELISA法检测促卵泡素抗体方法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
14 |
谭浩;王玲;栾玉春;刘宝红;王海丰;何剑斌;;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_3对犬的同期发情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09年01期 |
15 |
王文明;董雅娟;柏学进;村上正夫;刘玮;张守宝;;不同培养液对牛卵母细胞成熟及核移植效率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0年03期 |
16 |
王继彬;;家畜繁殖生理的研究动向及其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1986年10期 |
17 |
王彩平,龚晓明,杜念兴,张立国,臧宇辉,朱洁,秦浚川;促黄体素释放激素与乙肝表面抗原嵌合基因在家蚕体内的表达[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7年02期 |
18 |
高小燕;孙燕;张家骅;;支持细胞中促卵泡素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05期 |
19 |
江明生;韦英明;梁兴伟;梁嫒嫒;张明;蒋如明;卢克焕;;聚乙烯吡咯酮与促卵泡素对奶牛活体采卵效率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7年01期 |
20 |
王晓丽;黎江;蒋建荣;周石琼;潘红平;石德顺;;促卵泡素分泌细胞在广西摩拉水牛脑垂体中的分布与定位[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