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家庭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摘要】:目的调查癌症患者家庭韧性、主观幸福感及心理韧性的现状,并验证心理韧性在家庭韧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家庭韧性量表(FRA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心理韧性量表(RS-14)对安徽某两所三甲医院的292名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癌症患者的家庭韧性总分为(150.32±13.58),处于中等水平;心理韧性总分(70.08±11.94)和主观幸福感总分(76.84±15.00)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性别、学历、医疗费用形式和工作情况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对主观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24,P0.05,R2=0.012),其中男性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女性;文化程度(β=0.152,P0.01,R2=0.020)、心理韧性(β=0.514,P0.001,R2=0.261)和家庭韧性(β=0.215,P0.001,R2=0.043)对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韧性能完全中介家庭韧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β=0.226,95%CI=0.161,0.306),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94.93%。Sobel检验也显示了中介效应显著(Z=5.784,P0.001)。结论癌症患者的家庭韧性、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并且心理韧性在家庭韧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建议可通过加强对癌症患者的家庭教育和心理护理来提高患者的家庭韧性和心理韧性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并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