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童对他人权力的感知具有明显的适应意义且有助于其社会化发展。前人有关成人权力感知的研究集中在诸如领导-雇员这样的关系之下,而关于教师-学生这种权力不对等关系下的权力感知鲜有涉及。教师作为小学阶段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主要的成人权威,相对儿童而言,拥有奖励与惩罚、制定班级规则、分配任务等制度上的权力。然而,以往研究主要采用故事情境法来考察儿童对于不同领域教师权力的认可度,但是本研究关注儿童的教师权力感知,它是指儿童感知到的教师对自己的影响力或控制力。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具有控制周围环境、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需要。由此推测,儿童感知到教师对其影响力或控制力过大,可能阻碍其需要动机,进而不利于其心理发展。权力的接近-抑制理论支持了该假设,该理论提出相对权力更低的个体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实证研究也发现,感知到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相对权力更小的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更高。此外,发展情境理论指出,个体通过与其所处环境进行交互作用而发展,所以探讨师生关系、同伴接纳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对未来的干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儿童的教师权力感知与其孤独感体验的关系,以及师生关系与同伴接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绘画测验对北京市、河北省及广东省共4所小学的888名3-6年级儿童进行测量。我们采用儿童孤独感量表评估其孤独感水平,学生报告的师生关系量表以测量其师生关系质量,同伴限定提名法以获得同伴接纳指标,运用学校动力绘画中的人物相对尺寸作为教师权力感知的指标。结果显示:(1)儿童的教师权力感知与孤独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师生关系、同伴接纳无显著相关,孤独感与师生关系、同伴接纳呈负相关;(2)在控制地区、性别、年龄之后,儿童的教师权力感知正向预测孤独感,师生关系、同伴接纳分别在教师权力感知与孤独感之间起调节作用,且良好的师生关系、较高的同伴接纳能够明显减少教师权力感知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