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非留守儿童希望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师生依恋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摘要】:目的:基于Snyder的希望理论、依恋理论、保护性-危险性因素理论,本研究摒弃以"问题视角"研究留守儿童,转而以"积极视角"来调查留守/非留守希望、师生依恋、心理弹性及生活满意度的基本特点和差异。探讨了留守/非留守儿童希望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师生依恋、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并验证该模型对两类儿童群体的适用性。方法:向某市7所乡镇小学4-6年级留守(327人)与非留守学生(406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采用Harman共同方法偏差检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以及多组模型比较等统计分析方法。以SPSS21.0和Mplus7.4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1)留守儿童的希望(t=2.13**,d=0. 11)、心理弹性(t=3.72**,d=0. 15)和生活满意度(t=6.32**,d=0.33)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师生依恋得分无显著差异(t=1.60,d=0.08)。留守/非留守儿童各研究变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留守/非留守儿童群体的链式中介模型均拟合良好且没有结构差异(△X~2/△df=1.54,p0. 05)。参数差异临界比率值比较发现,留守儿童群体师生依恋影响心理弹性的路径系数(γ=0. 27, S.E.=0.09, p0. 01)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群体师生依恋影响心理弹性的路径系数(γ=0. 16, S.E.=0.14, p0. 05)。(3)留守/非留守儿童师生依恋和心理弹性在希望对生活满意度影响中均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留守儿童师生依恋和心理弹性在希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总间接效应为0.47,总效应为0.53,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88.7%。非留守儿童希望和心理弹性在师生依恋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总间接效应为0. 32,总效应为0. 39,间接效应占总效应82.1%。结论:(1)留守儿童希望、心理弹性以及生活满意度要优于非留守儿童。(2)师生依恋和心理弹性在希望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的链式中介作用模型均成立并在留守/非留守儿童中均适用。但留守儿童师生依恋对心理弹性的预测力要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师生依恋对心理弹性的预测力。(3)师生依恋和心理弹性在留守/非留守儿童群体中希望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模型中均起到完全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