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弹性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建立我国护士心理弹性常模、培训干预策略提供依据,为护理管理者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稳定护理队伍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结合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随机抽取的重庆市1所一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及1所三级医院共4所综合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28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应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路径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护士心理弹性得分为(63.87±12.96)分,显著低于我国常模(P0.001);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力量、坚韧性、乐观性。不同学历、职称、职务、工作年限、月收入、轮班形式、医院等级、留职意愿及自觉心理弹性程度的临床护士心理弹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弹性与领悟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91,0.289,0.359,0.359和0.448,P均0.001)。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职务、留职意愿、自觉心理弹性程度、领悟社会支持及积极应对是心理弹性的独立保护因素,可解释心理弹性水平50.3%的变异量。职务、留职意愿、自觉心理弹性程度、领悟社会支持及积极应对对心理弹性有直接显著影响,其中积极应对可通过自觉心理弹性程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弹性,自觉心理弹性程度和领悟社会支持均可通过留职意愿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弹性。影响程度依次为:积极应对自觉心理弹性程度领悟社会支持职务留职意愿。其中,积极应对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最大,总效应达0.356。结论临床护士心理弹性水平较低且受众多因素影响,但其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积极应对、自觉心理弹性程度、领悟社会支持、职务和留职意愿。因此,应意识到提高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努力培养护士心理弹性,可从提高积极应对能力等心理弹性主要影响因素着手开展心理培训,以促进护士心理健康,维护护理队伍稳定,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