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双字词中的语法类别效应
【摘要】:语法类别效应(grammatical category effect)是指,在加工目标词时,受到与目标词语法类别相关的干扰词的影响,研究者认为这体现了在词汇加工过程中语法信息的自动激活。在图-词干扰范式中,完成图片命名任务时,当干扰词与目标词的语法类别一致时(如:背包-汽车)与不一致时(如:背包-学习)相比,被试对目标词的命名更容易受到干扰。由于任务的不同,在启动任务中,结果相反。自发现语法类别效应以来,研究者们通过变换语言的类型、语法的属性、SOA以及实验任务,从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结合中文合成词的特点,采用范畴判断的任务,研究偏正结构的中文双字词加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语法类别效应。实验以名词+名词(NN,如:天灾)型、名词+动词(NV,如:房租)型、动词+名词(VN,动脉)型三种名词为实验材料,通过要求被试判断靶刺激是否是名词的任务来考察中文双字词加工过程中词素的语法信息的激活情况,以此来研究中文双字词是否有语法类别效应。结果发现,NN型名词加工最快,VN型名词次之,NV型名词加工最慢。实验材料采用的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第二个词素是中心词素,其中NN和VN型名词中心词素和整词都是名词,语法类别一致,加工更快,NV型名词中心词素和整词语法类别不一致,加工更慢,表明中文双字词也存在语法类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