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文双字词中的语法类别效应

宫文潇  吕勇  夏全胜  
【摘要】:语法类别效应(grammatical category effect)是指,在加工目标词时,受到与目标词语法类别相关的干扰词的影响,研究者认为这体现了在词汇加工过程中语法信息的自动激活。在图-词干扰范式中,完成图片命名任务时,当干扰词与目标词的语法类别一致时(如:背包-汽车)与不一致时(如:背包-学习)相比,被试对目标词的命名更容易受到干扰。由于任务的不同,在启动任务中,结果相反。自发现语法类别效应以来,研究者们通过变换语言的类型、语法的属性、SOA以及实验任务,从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结合中文合成词的特点,采用范畴判断的任务,研究偏正结构的中文双字词加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语法类别效应。实验以名词+名词(NN,如:天灾)型、名词+动词(NV,如:房租)型、动词+名词(VN,动脉)型三种名词为实验材料,通过要求被试判断靶刺激是否是名词的任务来考察中文双字词加工过程中词素的语法信息的激活情况,以此来研究中文双字词是否有语法类别效应。结果发现,NN型名词加工最快,VN型名词次之,NV型名词加工最慢。实验材料采用的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第二个词素是中心词素,其中NN和VN型名词中心词素和整词都是名词,语法类别一致,加工更快,NV型名词中心词素和整词语法类别不一致,加工更慢,表明中文双字词也存在语法类别效应。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文梅;刘海伦;;汉语双字词语音关联对错误记忆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3年06期
2 孟红霞;白学军;臧传丽;闫国利;;并列和偏正结构双字合成词的注视位置效应[J];心理学报;2014年01期
3 陈煦海;黄希庭;;汉语双字合成词口语产生的词素信息编码[J];心理学报;2010年03期
4 田宏杰;闫国利;白学军;;中文双字词在心理词典中的通达表征[J];心理科学;2009年06期
5 陈曦;张积家;舒华;;颜色词素在词义不透明双字词中的语义激活[J];心理科学;2006年06期
6 张金桥;;汉语双字复合词识别中语义、词类和构词法信息的激活[J];心理科学;2011年01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仁军;缪丽珺;;青海藏族大学生汉语双字词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英雪;中文双字词具体性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2 毛莉婷;关于汉语双字词N400真假词效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陈煦海;汉语双字合成词口语产生的词素信息激活及时间进程初探[D];西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