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一种动态的过程

任洁  李伟健  
【摘要】:学习时间分配反映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心理资源的管理和控制的水平,包括项目选择和自定步调学习时间两个过程。Ariel,Dunlosky和Bailey(2009)检验了项目分值和难度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项目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超越了项目难度,从而提出了"议程调节模型"(Agenda-Based Regulation,ABR)。在自我调节学习中,学习时间分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根据ABR模型的观点,引起学习时间分配动态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议程的改变。然而,对于学习过程中议程调整的动态过程,以及引起议程变化的内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验来考察。本研究改良了Metcalfe实验范式,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构建可供学习者不断权衡的学习情境。通过考察不同学习时段上,项目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学习时间分配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议程建构的内在机制。研究采用3(项目分值:低分值1-10,中分值11-20,高分值21-30)×9(时间段:共270秒,每30秒为一个时间段)的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被试为40名大学生。实验在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整屏呈现所有学习项目,被试自由选择项目进行学习,随后完成线索回忆测试。结果发现:①分值的主效应显著,被试会选择更多的高分值项目学习,且在高分值项目上分配更多的学习时间;②分值与学习时段存在交互作用,被试首先学习高分值项目,随后逐渐将学习重心转向中等分值项目,最后在临近测试前主要选择高分值项目进行重学。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学习时间分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个体会在不同的学习时段重点学习不同分值的项目;②权衡决策是议程建构的重要机制,个体为了使学习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最大化,会对项目的分值和掌握程度,以及学习的剩余时间进行权衡比较,从而调整所建构的议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儒德;徐娟;;外在暗示线索对学习者在多媒体学习中自我调节学习过程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9年02期
2 侯常文;怎样评价一节课[J];辽宁教育;1997年09期
3 苏丹兰;田慧生;;简论教学时间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11期
4 ;公开课应该磨什么[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5年10期
5 余映潮;;特级教师成功的10句关键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5期
6 杨永发;新教师怎样听课[J];吉林教育;2005年03期
7 顾纪鑫,丁煜;网络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网上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对比[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01期
8 李庆会;王旭东;李庆坤;;浅议教案的设计[J];才智;2009年21期
9 道格拉斯·李维斯;张源源;赵春森;;领导的力量[J];教书育人;2007年20期
10 童文才;;有效课堂应凸显环节优化[J];教育科学论坛;2007年08期
11 朱敏;;论课表弹性化[J];上海教育;2001年22期
12 程凤春;刘树贵;;怎样开好学校会议?[J];教书育人;2006年33期
13 王志进;;实施“五还”教学策略 构建“和谐高效”课堂[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09年04期
14 邱衍霖;;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上)[J];教育科研论坛;2006年04期
15 Karen Hallett;杨璐;何晔;;在线课程的实施与管理[J];远程教育杂志;2006年03期
16 王慧琴;;我给班干部做助手[J];人民教育;2009年18期
17 绳珂;李臣之;;建构“生动课堂”[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18 苏晓奇;;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时间管理特点及其干预[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19 刘玉江;;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思考与对策[J];教书育人;2010年20期
20 李瑞雨;对课堂教学时间理性化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亚飞;周春;李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课后时间分配情况的关系研究[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钱林晓;王一涛;;对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学习行为的模型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秦启康;奚仲廉;;“开潜教育”的心理学研究[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苏凯敏;韩关德;;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疲劳现象分析与疏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王飞跃;;我的教学梦[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6 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杜军;扈宝莹;;关于远程教育教材的几点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9 张宝;肖丽红;徐连生;;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信息—交流”型教学模式的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李俊;;浅谈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宪春;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义泉;超越式学习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5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木子;任务目标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两目标下议程的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海德;项目难度与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建红;学习材料的难度和分值对大学生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杰;学习时间分配的词对位置效应及其与议程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颜惠珍;中小学校长工作时间分配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吴晓宁;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的思考[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7 梁冬林;自立人格对高职高专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凯旋;大学生自我概念、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伟健;学习困难学生阅读元认知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0年
10 刘玲玲;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全政;山东15所学校违规办学受罚[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高靓;欧盟学校:体育课面临全面更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杨爱军;在课文课堂中渗透心理教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4 冀灵渊 朔城区四中;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N];朔州日报;2010年
5 傅三宝 薄明华 仲文 金全宁;“公开课可不可以打磨?”讨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实习生 齐有波;高考后的心理焦虑该怎样调节?[N];科技日报;2007年
7 艾瑞;2007年中国网络教育进入服务时代[N];中华新闻报;2008年
8 刘赫;朱熹的学习过程论[N];科学导报;2005年
9 程介明;从“发掘取向”到“培育取向”[N];天津教育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李茂 编译;学习也有新智慧[N];中国教师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