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评估中项目反应理论及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应用
【摘要】: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统计技术。相对于传统测验理论(ClassicalTesting Theory,CTT)而言具有许多重要的优势。而且由于在IRT中被试的潜在特质值与项目的难度值被定义在同一量纲上,为计算机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AT)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近年来IRT及CAT不仅在认知测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非认知测验领域也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在临床评估工具的优化和改进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包括对于抑郁、焦虑、物质依赖等症状的评估等多个方面。Reise和Waller综述发现该类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临床评估中可能存在的"准特质"(quasi-trait)等,但是总体来说IRT模型是可以用于临床评估工具的分析的。随着IRT模型的不断丰富以及研究者对于各种临床症状研究的不断深入,IRT在临床评估等非能力测验领域的应用将得到快速发展。
|
|
|
|
1 |
余嘉元;基于IRT和KST的网络测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
2 |
任维平;谈大学英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编制[J];经济与管理;2000年05期 |
3 |
罗照盛,漆书青,戴海琦,丁树良;项目反应理论多级记分模型参数估计的实现[J];心理学报;2003年04期 |
4 |
唐兴全;张丁月;;商务汉语试题库建设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
5 |
赫云鹏,王俊秀;关于心理测验理论模式的比较[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
6 |
俞晓琳;项目反应理论与经典测验理论之比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
7 |
王树明,张静;项目反应理论与运动心理学测量[J];体育科学;1998年04期 |
8 |
郭庆科,房洁;经典测验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的对比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9 |
余嘉元;运用规则空间模型识别解题中的认知错误[J];心理学报;1995年02期 |
10 |
周涛峰,陈庆良;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研究——二值计分测验中估计被试的潜在特质水平[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1 |
曹亦薇;项目反应理论的分数分布的预测作用[J];心理科学;1998年04期 |
12 |
张敏强,刘晓瑜;项目反应模型的应用问题研究[J];心理学报;1998年04期 |
13 |
隗金水,王新国,潘慧文;项目反应理论与体育院系的理论测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14 |
冯成火;;经典测验理论与现代测验理论简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年03期 |
15 |
漆昌柱;运动心理测量两大理论的竞争与发展[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年06期 |
16 |
丁树良,熊建华,罗芬,吴锐,甘小方,涂白;一种新的等值准则及其适用范围的探讨[J];心理学报;2005年05期 |
17 |
张敏强;项目反应模型的拟合性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7年02期 |
18 |
袁春阳;IRT:理论与应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
19 |
李夏妍;;经典测验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的区别与联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20 |
钱革;;心理测量学中项目反应理论的外延与内涵[J];校园心理;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