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

杨凯  张烨君  
【摘要】:正MichaelC.Ashton、Kibeom Lee(2005)对大量词汇学研究资料的比较分析发现,各国研究者普遍认为诚信可作为"大五"人格外的"第六大因素"。当前国内心理学研究者对诚信的研究偏向理论分析,如学者燕国材(2003)认为诚信既是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英;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王秉泽,侯成娥;大学生诚信教育亟待加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12期
3 延永生,贾成军;高校德育应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4期
4 赵鹏飞;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5 程锡俊;诚信是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素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6 李淑云;论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诚信教育[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钟永传;;大学生的诚信与成才[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耿培环;;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及其教育[J];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孟庆恩;诚信: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品质[J];唯实;2002年12期
10 钟念军;大学生诚信教育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阿勐;刘宣文;;不同人格特质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孙志新;;反馈大学生阅读信息 关注大学生阅读生活[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3 许若兰;;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郭景瑞;;对大学生谈恋爱现象的分析[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5 孙树勇;;大学生印象整饰动机及策略的调查[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秦云峰;;大学生的性爱观[A];江苏省性学会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徐先金;;怎样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李望舒;;西安市大学生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王起香;王敏;唐倩;;大学生失恋心理分析及其解脱方法[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赵崇莲;;大学生情绪教育刻不容缓[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地方大学生军事择业心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陈少华;不同认知任务中人格特质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4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5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李樑;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玉霞;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慧芳;大学生个人奋斗与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商锦发;大学生择业求职道德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李望舒;大学生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管宪平;论我国大学生的诚信及其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利华;全球化进程中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小异;大学生人际容纳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吴志霞;负性自动思维的因素分析及其在应激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6年
9 赵树涛;大学生底线伦理素质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笪学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裕良 陈晓晨 记者:徐殿龙;大学生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宋云;大学生为自己打工构筑生活[N];今日信息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4 傅国涌;丘成桐呼唤大学生做学问的热情[N];南方周末;2005年
5 吴应海;大学生的脑子为何“不堪一洗”[N];重庆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屈芳 通讯员 王宾齐 孙淑娥;大学生,走出就业“沼泽地”[N];河南日报;2005年
7 杨牧龙;瑶家的大学生计划[N];广西日报;2005年
8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赫崇飞;节俭是美德[N];吉林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杨艳玲;大学生勤工助学报酬怎么算?[N];大理日报(汉);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