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黄大庆陈英和  
【摘要】:正情绪对许多心理活动如认知、以及情绪本身都有着驱动或干扰的作用,因此,对于情绪有时需要进行必要的调节,尤其是对于负性、消极情绪的降低与调整。这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认知应对策略,是对那些促使个体情绪恶化的事件从认知上加以应对调节,属于情绪调节的中认知策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家鹤;;情绪调节:国外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新视角[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2 刘璐;方平;;情绪关注性欺骗与情绪调节[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Z3期
3 刘启刚;;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述评[J];心理研究;2008年02期
4 郑容;;情绪调节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5 黄徐姝;罗跃嘉;;情绪调节方法的分类和效果[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6 徐江;刘瑞华;;情绪调节及其教育价值[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6期
7 刘启刚;周立秋;;情绪调节的理论模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苏俊;;情绪调节和记忆的关系理论模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瞿鸿雁;许远理;黄玲玲;;父母元情绪理念对5~7岁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10 薛淑莉;;情绪调节的概念及研究方法综述[J];才智;2011年20期
11 齐原;;情绪调节研究述评[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12 王敏;郭文斌;;我国近十年情绪调节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心理研究;2011年05期
13 周欣;任俊;;关于情绪调节的性质探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4 陈彦宏;;情绪调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10期
15 崔向军;逯春洁;郭永芳;石贺敏;;大学生情绪调节与抑郁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3期
16 朱艳新;顾虹;;情绪调节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7 彭晓哲;;情绪调节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8 张晶;刘珂;赵鑫;;自动情绪调节是可操纵的吗?——对测量方法的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9期
19 孙俊才;卢家楣;吉峰;;情绪调节目标的分类与优化[J];心理科学;2014年01期
20 瞿鸿雁;许远理;黄玲玲;;父母元情绪理念对5岁~7岁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卢家楣;;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程族桁;;我国情绪调节研究内容与方式的变迁及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黄敏儿;王筠榕;曹敏莹;王玲芝;袁俏芸;廖文娜;邓欣媚;;健康与不健康的情绪调节习惯[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罗鸣鸣;张野;;浅述无意识情绪调节的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5 王国芳;杨晓辉;韩鹏;Jack Mearns;;中文版消极情绪调节期待量表的修订及其在中国人群中的应用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温瑶;甘怡群;谢晓非;;地震灾后医务工作者的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投入的关系[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婷;甘怡群;;反馈类型与情绪调节内隐理论对词汇判断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过程:生理反应、主观感受及表情行为的变化[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邵景进;张大均;江琦;吴明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杨海燕;;大学生情绪调节对记忆的影响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2 马伟娜;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情绪反应的调整机制及其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文海;青少年情绪调节的ERP和fMRI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蒲;青少年情绪调节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路涛;军人认知情绪调节方式的特点及其与抑郁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春花;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允丽;父母的元情绪理念、4岁幼儿的抑制控制与其情绪调节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程利;对恐怖图片诱发的情绪调节: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邸莎;高一新生情绪调节的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金秀;初二学生认知情绪调节能力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郝懿;不同情绪启动水平下直觉情绪调节作用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耀红;自尊、情绪调节预期对积极情绪一致性效应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孔芳;《内经》情志学说的情绪调节思想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鑫 周仁来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扫描国际主要情绪调节研究中心(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赵鑫 周仁来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扫描国际主要情绪调节研究中心(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刘迎春 费纯;情绪调节提升劳动者深层扮演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汪芬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书写表达:情绪调节的良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张羽;贵阳心理咨询存四大误区[N];法制生活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