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独立—依存性在人格特质上差异的实验研究
【摘要】:正 本研究主要考察了场独立—依存性在人格特质上的差异情况。首先,测试了被试的场独立—依存性的认知方式。采用华东师大科教仪器厂研制棒框仪EP705C。被试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学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共40人,其中男19人,女21人,自愿参加实验。采用平均误差法对被试进行棒框测验,框倾斜的角度从0°到44°,每11°为一个梯度。框倾斜的角度,随机呈现,为了平衡空间误差和动作误差对垂直判断的影响,框的倾斜方向为左左右右右右左左(除0°外),棒的倾斜方向为左右右左左右右左,每一角度测8次,主试记下被试每次报告调至垂直的误差数的绝对值。因不同施测背景亮度不影响垂直判断误差,故未对施测环境的光源
|
|
|
|
1 |
张厚粲,孟庆茂,郑日昌;关于认知方式的实验研究——场依存性特征对学习和图形后效的影响[J];心理学报;1981年03期 |
2 |
张必隐;场依存性对于程序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效果的影响[J];心理学报;1982年01期 |
3 |
张厚粲,郑日昌;关于认知方式的测验研究——对我国大、中、小学生场依存性特征的调查分析[J];心理科学;1982年02期 |
4 |
张必隐;程序模式与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1983年01期 |
5 |
张厚粲,施岱安;关于同化和对比错觉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4年01期 |
6 |
王承璐;介绍几种认知类型测验[J];心理科学;1985年04期 |
7 |
张素兰,冯伯麟;场依存性对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效果的影响[J];心理科学;1985年06期 |
8 |
Riding,R.J.
,Dyer,V.A
,肖晓滢
,王耘;外向性格、场独立性及认知作业的操作[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年03期 |
9 |
刘文浩;我国男子大学生跳高运动员场依存性—独立性特征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88年02期 |
10 |
陈琦;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与因材施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