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学思维”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胡卫平  韩琴  
【摘要】:正 研究者普遍认为,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但如何培养,却有不同的观点。本研究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和林崇德的思维品质理论,建构了儿童青少年思维能力的结构,设计了“学思维”活动课程,旨在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该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每个年级一册,每册有18个活动,每个活动涉及一种或几种思维方法,包含活动导入、活动过程、活动小结、活动拓展四个部分。活动内容主要涉及数学、语文、科学、社会、艺术等个学科以及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创造力[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3年10期
2 王晓华;;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3 向祖强;;创造力本质的再认识[J];大众心理学;2004年07期
4 刘俊娜;;多方位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思维能力[J];华章;2011年15期
5 泽林斯基;;你能不能不努力工作[J];学习博览;2011年07期
6 李赟;;论哲学视域下创造性思维的本质[J];内江科技;2011年08期
7 姜爱民;;高三复习阶段的一次课前演讲——通过自己的思维学好数学[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8 陈晓慧;;谈平面构成教学中对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7期
9 王莉诺;;浅谈造型基础课程对提高艺术设计创造力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10 李敏;靳琳;;设计色彩教学刍议[J];快乐阅读;2011年10期
11 李慧红;;艺术教育中美术创造力的培养[J];大舞台;2011年07期
12 穆姣姣;;高一学生学习方法调查报告[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13 赵吉龙;;跨专业OICQ操练与英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0期
14 乐子文;;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1年05期
15 解瑞瑞;;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16 宋志春;;论地方民间美术资源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1年07期
17 姚昆仑;;善待逆境的获奖者[J];中国科技奖励;2011年06期
18 古岳龙;;杨小滨:创造力左右着我和世界的关系[J];青年作家;2011年08期
19 马俊国;;我的美术教学札记[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20 胡珊珊;王婷;王甫红;;浅析教学改革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卫平;韩琴;;“学思维”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周文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王昭;隋雪;任延涛;;国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陈家吉;;实践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5 高歌;侯玉波;;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评价及其与思维方式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付秀君;张景焕;刘桂荣;;班级创新气氛对创造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桑标;俞佳;;正常与多动儿童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程黎;施建农;刘正奎;;儿童与成人智力与创造力的内隐认知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赵维燕;张景焕;;大学生专业知识,思维风格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钱美华;申继亮;王立娜;;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结构和量表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玉品;个人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2 廖瑞聪;企业新产品开发创意模式之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胡杨;面向TBC环境的组织创新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周春水;问题与创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韩琴;课堂互动对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晓玲;大学生自我透视的时间距离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沈漪文;基于能力框架的HRST能力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聂品;创意组织知识创造机制的太极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仲建维;沉重的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肖雁飞;创意产业区发展的经济空间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平;油画创作教学中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2 李万里;论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丁玲;“扬州八怪”之怪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平庸[D];西南大学;2006年
4 黄瑾;高职女生成就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兰岚;大学生幽默特质与创造力特质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冬梅;对小学教师的创造力培养观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段碧花;创造性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和中学生创造性人格量表的初步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田友谊;中小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付全新;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晓琳;试论音乐教学中即兴活动的意义及价值[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守昆;构建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和谐社会[N];新华日报;2005年
2 本报驻美国记者 张孟军;创造力经济正在兴起[N];科技日报;2005年
3 大学生 时睦华;不要高分,要创造力[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记者 冯海波;智力高不等于有创造力[N];广东科技报;2010年
5 杨志勇;加强思维能力 培养科学精神[N];福建科技报;2011年
6 郑丽娟;如何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N];开封日报;2011年
7 记者 韩晓玲 实习生 陈睿溪 通讯员 武宁;让创造力“破茧而出”[N];湖北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刘莉;创造力从何而来?[N];科技日报;2011年
9 吴越;怎样才能产生创造力?[N];天津教育报;2011年
10 吴越;教育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N];天津教育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