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科技评价体系,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摘要】: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以及加入WTO的需要,科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人才和先进技术已成为世界竞争的主要目标。如何加强科技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如何对科技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评价,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国应加大改革创新,寻找一套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科技评价体系。
|
|
|
|
1 |
孟凯韬;改进科技评价工作 促进原始创新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3年04期 |
2 |
陈国君,吴棣华,王燕,高红宇,孙娜,陈永昌;一个计算机辅助工业依靠科技评价和咨询系统[J];技术经济;1999年09期 |
3 |
顾卫临;怎样适应创新“科技评价”[J];了望;1999年17期 |
4 |
马欣;丁慧平;王瑞丹;;实物期权方法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
5 |
马鲁豫
,王家林
,尹光
,程义民;加快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的探讨[J];中国科技产业;2003年01期 |
6 |
任西侊;;规模以上生产企业科技竞争力评价方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01期 |
7 |
李强;;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我国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
8 |
丁福虎;中西方科技评价方式的比较[J];云南科技管理;2002年03期 |
9 |
俞立平;郑彦宁;潘云涛;武夷山;;数据包络分析在科技评价中的指标优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04期 |
10 |
万青;;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部六省科技能力评价[J];皖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
11 |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科技评价灵敏度分析研究——单个指标与组合指标[J];软科学;2009年08期 |
12 |
李刚;;基于熵值修正G1组合赋权的科技评价模型及实证[J];软科学;2010年05期 |
13 |
李刚;周立斌;曹宏举;;基于理想排序群组G2赋权的科技评价模型与实证[J];科技与管理;2010年03期 |
14 |
章穗;张梅;迟国泰;;基于熵权法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0年01期 |
15 |
连燕华,石兵,刘学英,马晓光;国家科学技术投入与产出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2年01期 |
16 |
金拓;;制约我国技术经济的三大瓶颈[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14期 |
17 |
谭军;;徐冠华:今年科技工作重点是抓好六方面工作[J];功能材料信息;2004年02期 |
18 |
程勉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失效与机制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0期 |
19 |
;政策法规[J];中国信息导报;2003年06期 |
20 |
徐冠华;徐冠华:今年科技工作要重点突破[J];建设科技;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