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与交通网络的协调优化方法探讨
【摘要】:正 一、交通量的测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车队的速度定义为车队在单位时间里行驶的路程,用u表示;在道路边某一固定位置,可观测到该道路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车辆数目,此量折算为标准车型的数目即是交通流量q,q在某一适当的时间段内(如高峰期间)变化是不大的;在一个确定的时刻(而不是固定位置)可测得另一标准交通测量指标:交通密度ρ,即道路上单位距离间的车辆数.显然.交通流量=交通密度×车队速度, 如果这些量依赖于位置和时刻, 则上式可写为
|
|
|
|
1 |
高虹霓,杨建军,曹泽阳;提高大型交通网络最短路搜索效率研究[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2 |
李元;段雅丽;刘儒勋;;交通流中红绿灯模型的格子玻尔兹曼模型(英文)[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
3 |
王素;张义清;;城市交叉路口车辆调度模型的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4 |
熊烈强,陈明昭,严新平;交通流参数的微分方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3年01期 |
5 |
李引珍,何瑞春,郭耀煌;结点有约束的交通网络最短路径模型[J];运筹与管理;2005年04期 |
6 |
李树彬;吴建军;高自友;林勇;傅白白;;基于复杂网络的交通拥堵与传播动力学分析[J];物理学报;2011年05期 |
7 |
陈时东;朱留华;孔令江;刘慕仁;;优先随机慢化及预测间距对交通流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
8 |
刘智平;王晓原;刘海红;吴芳;;基于遗传算法的交通信息模糊融合方法[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11期 |
9 |
贺兴时,郭烨,徐增林,邓鑫;一类减少交通阻塞的模型(英文)[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
10 |
张振宇;汪波;;旅游交通网络空间分析——以浙江松阳县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11 |
郑建伟;;城市群中企业外部竞争优势函数构建和分析——基于交通网络视角[J];理论月刊;2009年01期 |
12 |
王成金;;城际交通流空间流场的甄别方法及实证——以中国铁路客流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
13 |
石山;;交通空间网络的实证及模型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14 |
吴正,周炯,张旭辉,王汉云,邓红宇,李明月,李爱国;关于交通流动力学模型的测量研究与分析[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15 |
唐卫宁;;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大规模定制协同物流协调优化[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10期 |
16 |
熊桢;;一类交通流模型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
17 |
李明哲;利用小车的上班族在拥有辐射环状交通网络的城市工作区内通勤时的平均移动距离(英文)[J];运筹学学报;2000年02期 |
18 |
张鹏,刘儒勋,戴世强;二相交通流LWR模型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19 |
张文新,胡列格,周和平,郭香妍,何显慈;四维搜索—交通OD流的一种解法[J];系统工程;2000年05期 |
20 |
张金花;刘文斌;;交通网络可达关系的矩阵分析和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