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动力学与浑沌理论
【摘要】:正 一、引言复杂系统比比皆是。无论在自然界还是社会经济范畴内,比如动植物本身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与生态系统;一切社会系统;企业与各种经济部门、组织,毫无例外地都是复杂系统。复杂系统是具有高度非线性、高阶次、多回路和多重信息反馈的结构。它们的行为特性往往十分复杂,而且其中一部分还具有随机、阵发等特性。对这一类复杂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行为特性的关系的研究是十分艰巨、有意义的工作。作为系统科学的两门分支,浑沌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是探索这一课题的有力工具。就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范围而言,系统动力学已涉及非线性系统领域中的许多方面。但本文仅就系统动力学与浑沌理论的有关问题加以论述。
|
|
|
|
1 |
孙玲姣;;均匀碱性费米气中BCS-BEC混合系统动力学[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2 |
乔娜;;混沌理论的价值和误解[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
3 |
汪秉宏
,周涛
,何大韧;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研究最近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3期 |
4 |
汪秉宏;;统计物理与复杂性科学路线图研讨(通讯)[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5 |
袁斌,孙启宏;应用浑沌理论分析电力系统中的浑沌现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5年02期 |
6 |
那日萨;张书超;穆青;;一类具有分形和小世界特性的网络图[J];系统工程;2007年03期 |
7 |
;《中国科学G辑》第37卷2007年总目次[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7年06期 |
8 |
;非线性光学效应与应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6期 |
9 |
肖大准;;美国机械原理教材发展的一个动向[J];教材通讯;1993年03期 |
10 |
李万祥,牛卫中;一类含间隙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的形成过程[J];振动与冲击;2005年03期 |
11 |
李永安,李小俊;三角形反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英文)[J];光子学报;2002年07期 |
12 |
戴俊;褚翔升;何大韧;;不连续不可逆二维映象的动力学特性[J];物理学报;2006年08期 |
13 |
;探索高等科教书店物理类书目推荐[J];物理;2009年05期 |
14 |
裴利军;李坤花;;时滞耦合Lorenz-Rossler系统的Hopf分岔和广义同步[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年04期 |
15 |
吴晨旭;帅建伟;Holger Merlitz;;软物质体系动力学特性及生物体系物质与信号的传输[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16 |
刘华杰;浑沌有多复杂?[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年04期 |
17 |
胡海岩;IUTAM“力学系统与过程的混沌动力学与控制会议”简介[J];力学进展;2003年03期 |
18 |
柴立和,马德刚;复杂系统的热力学理论[J];自然杂志;2003年05期 |
19 |
宋运忠;赵瑞芹;;双吸引子混沌系统动力学行为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20 |
杨洪波,刘万东,郑坚,庄革,梁小平,谢锦林,俞昌旋;非磁化等离子体Hopf分岔处随机共振实验[J];物理学报;200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