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袁肇凯黄献平曹金枝胡志希简亚平  
【摘要】:正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者冠状微循环变化的特点及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流;周海洋;冉珂;王建斌;;p38MAPK信号通路在甘草酸二铵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刘玉鹏;王晓丽;;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新医学;2009年12期
3 严亮亮;陈良万;;NF-kB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08年06期
4 欧袁;杨双强;;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心脏杂志;2010年04期
5 孟祥雁;包晓群;罗媛媛;高长斌;;磷酸肌酸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MDA、SOD和Ca~(2+)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10期
6 徐世安,朱兵,陈晓慨,王占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7 张大鹏;杨新春;;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的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08期
8 谢赟;王绵;;AMPK与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7年06期
9 李永慧;李胜建;王电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8年04期
10 修英霞;;心肌缺血和再灌注射内皮素的研究[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7年06期
11 朱军,王跃民,马恒,张鹏,杨俊,赖小刚,周士胜;尼氟酸对大鼠体外心脏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年07期
12 魏育涛;陈新忠;董念国;朱佳龙;罗波;侯量;;脂联素对兔短期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6期
13 黄健男;张瑞岩;;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13期
14 陈晓春,白萍,王茂林,胡大一;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9年01期
15 申宇;梁智星;;吡那地尔后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05期
16 王艳霞;郝刚;;线粒体与肌质网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心脏保护作用[J];医学综述;2007年11期
17 孙中婵;沈岚;孙冬冬;曹丰;药立波;王海昌;;NDRG2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J];心脏杂志;2010年04期
18 王万铁,徐正,王卫,潘雪蓉,蒋仲荪,李东,林丽娜;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一氧化氮水平的动态变化[J];温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19 杨龙,杨天和,刘君实,杨永曜,吴立荣;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J];贵州医药;2005年04期
20 陈灼焰,吴黎明,林庆芳;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Kir6.1和Kir6.2通道亚基表达的研究[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肇凯;黄献平;曹金枝;胡志希;简亚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冠状微循环改变的实验研究[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张大武;张蕾;刘剑刚;王承龙;史大卓;;心肌缺血后适应与福辛普利钠协同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3 郑卫红;钱京萍;;阿斯咪唑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肖海;黄志华;曾靖;;染料木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5 沈炳玲;叶静;秦毅;;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金属硫蛋白-1基因表达影响[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朱红;赵瑞虹;曹宪英;秦悦洋;刘青梅;刘晓云;;应用应变负荷超声心动图法评价心肌缺血——与运动负荷同位素心肌扫描对比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朱红;赵瑞虹;曹宪英;秦悦洋;刘青梅;刘晓云;;应用应变负荷超声心动图法评价心肌缺血——与运动负荷同位素心肌扫描对比分析[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臧益民;赵志青;;心肌缺血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改变[A];全国冠心病防治及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9 朱红;赵瑞红;秦悦洋;孙丽娜;刘晓云;刘青梅;郑丽娟;;应用舒张期应变负荷超声心动图法评价左室局部心肌缺血[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郭善才;;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心肌缺血31例临床观察[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世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2 曹泽玲;靶向PPARγ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特征[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3 郭晋村;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心肌缺血动物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4 陈晓光;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贺晓楠;腺苷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D];吉林大学;2007年
6 吴锦波;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性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7 刘勇;心肌缺血期短暂肢体缺血处理对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少萍;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及心肌缺血应用hVEGF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9 杜秋香;Intermedin心血管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姜大春;HO-1基因转染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亚军;实时心肌造影评价腺苷预适应的心肌保护效果及其机制的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2 徐强;Caspase-3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3 高颖;兔心肌缺血与再灌注过程对心电图QRS合值及心肌酶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4 牛晓燕;氨氯地平对钙调磷酸酶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5 唐维平;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核游离钙浓度及核膜兰尼定受体的变化特征[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6 潘爱群;别嘌呤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左室重构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7 欧阳松茂;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8 韩阳;卡维地洛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9 康少平;缺血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李凡;青、老年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后氧化、抗氧化损伤指标及凋亡相关因子的变化[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维琥;麝香保心丸与心脏药物搭桥[N];医药经济报;2005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曾理;总感觉心悸胸闷是不是冠心病?[N];健康时报;2005年
3 安欣;无症状心肌缺血更要高度注意[N];健康时报;2006年
4 韩咏霞;遵循心肌缺血节律选择最佳用药时间[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余光明;高血压患者应常做心电图检查[N];家庭医生报;2008年
6 安欣;无症状心肌缺血更要注意[N];健康时报;2007年
7 万同己;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干预[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心肌劳损与心肌缺血[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9 美国克利夫兰恺斯大学附属医院 刘为;冠脉软块也致命[N];健康报;2007年
10 顼志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科教授);联合用药 减少心肌缺血[N];医药经济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