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关注精神疾病的防治

陈毓新  刘秀玲  牛金娥  
【摘要】:正 当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勇于关爱强调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们健康的重要影响。提出了救死扶伤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基础上,爱护、理解病人,同情他们的疾苦。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以解除病人身心疾苦。心理卫生及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的治疗中过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社会因素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的大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红;;性格特征与精神疾病的关系[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13期
2 王兰兰;;两科合作救治恶性症状群1例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4期
3 陈元旺;纪会芳;贾梅志;姚佳志;;新兵精神疾病终级鉴定262例特征分析[J];人民军医;2011年07期
4 王德燧;;心理社会因素在述情障碍病因中的研究[J];北方药学;2011年04期
5 张海芳;柴春瑜;;临床护理路径在社会因素剖宫产中的应用[J];新中医;2011年06期
6 毛英华;马学雷;;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7 徐一丹;;浙江省金华市某医院剖宫产社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1年08期
8 刘荣珍;;浅探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9 茅义秋;李迎宪;张华坤;;高频彩色多普勒在精神病人甲状腺检查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0期
10 周慧敏;张松涛;郝丽霞;;浅析剖宫产率增高的社会因素及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3期
11 卫晓霞;;产妇分娩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原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12 许帅;齐红;;社会因素剖宫产新生儿结局160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8期
13 徐浩军;;孕妇教育在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05期
14 姜正霞;孙晓珍;;5年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增高原因分析[J];河北医学;2011年09期
15 李宁;孙秀媛;;1000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心电图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16 张慧泉;郑时学;;镇安县医院5年剖宫产率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24期
17 秦丽洁;;2006~2010年长春地区剖宫产率增高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8期
18 李静;;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5期
19 孙月荣;;4606例剖宫产指征分析[J];北方药学;2011年05期
20 苗从艳;闫华;胡文杰;许勤;;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效果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毓新;刘秀玲;牛金娥;;关注精神疾病的防治[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2 周秀娟;潘君玲;;精神科住院病人开放式管理探讨[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护理分卷)[C];2005年
3 蔡丰梅;;13种抗精神疾病药物的辅用[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理义;;精神疾病预测技术的研发及应用[A];全国第十一次精神卫生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5 贺林;;对于精神遗传病的认识和目前常用的研究对策[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神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徐日嗥;李晶;高焕芝;李树忠;杨禹平;齐立国;韩惠民;孔维波;程孝林;李英杰;;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报告[A];第四届文化精神病研究报告选编[C];1993年
7 马玉中;郝志华;;治病先治家——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举措[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8 武克文;赵星平;;1998年—2007年住院精神疾病病种构成情况分析[A];全国精神疾病新进展高级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9 孙雅静;李安民;刘爱军;张海涛;;癫痫性精神障碍与精神疾病的电生理监测[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张伟;霍克钧;刘协和;;法医精神病学鉴定的思维方式[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平;长沙、西安、无锡三城市居民精神健康素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赵倩;遗传变异与精神疾病的关联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俊燕;常见精神疾病共享遗传风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JIE;精神疾病相关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应用模式动物研究Chd7基因功能[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赵洋;“东方红一号”卫星科学技术与社会因素的互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6 黄元生;技术创新社会动因的经济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7 刘敏;中国当代居民和谐消费方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丁仁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雅芳;身体化的表达与诠释[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初中教师群体人际交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丁震一;对丽水地区肢体残疾人员体育健身参与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安乐;科学实在性与社会因素间的必要张力[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璐;二十一世纪英汉新词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李彦;天津方言语音变化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平;论科技新闻报道中的问题与对策[D];暨南大学;2006年
7 李丽丽;中文剧本《家》指示类言语行为策略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付磊强;经前期综合征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初探及中医证型的初步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范丽群;英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唐颖;山东省农村居民自感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迎春;精神疾病:弱势人群需要温暖的家园[N];广安日报;2005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董婷 通讯员 伍展虹;精神疾病 应从小预防[N];广东科技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黄橙;精神疾病:看不见的威胁[N];科技日报;2009年
4 记者 高原;生活压力大,越来越多美国人患上精神疾病[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北斗;精神疾病越“休”越病[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6 本报记者 邓晓洪 实习记者 曹吟;阳光救助 “精神疾病救治的春天来了”[N];成都日报;2009年
7 北京回龙观医院 韩笑乐 邸晓兰 杨甫德;精神疾病呈现两大变化趋势[N];健康报;2009年
8 记者 王丹 王苏平;精神疾病科研投入亟待增加[N];健康报;2009年
9 刘春燕;精神疾病悄然走近你我[N];华夏时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刘洪文 实习生 王雷;地区精神疾病监管治疗工作获好评[N];阿克苏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