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静态波前畸变对多程放大系统光传输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光学元件静态波前畸变对多程放大系统光传输的影响,给出了满足聚焦光斑要求的均方根梯度值以及光学元件加工误差的最大允容值。此外还验证了光通过这样的光学元件传输后的聚焦特性。
|
|
|
|
1 |
肖国华,宋如华;大尺度光学元件列阵非高斯成像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1990年04期 |
2 |
景峰,张小民,满永在,朱启华,罗斌;四程放大系统能流分布的模拟计算和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8年01期 |
3 |
;光学元件库——欧普特科技[J];大学物理;2004年05期 |
4 |
;光学元件库——欧普特科技[J];大学物理;2004年06期 |
5 |
;光学元件库——欧普特科技[J];物理实验;2004年06期 |
6 |
王绍民;光学元件列阵的非高斯成像性质 Ⅰ.基础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83年04期 |
7 |
谢瑞清;李亚国;陈贤华;黄浩;王健;许乔;;基于压力补偿原理的抛光面形快速收敛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2期 |
8 |
曹健林;缪同群;马月英;朱秀芳;陈波;钱莉民;李福田;陈星旦;;X射线波段多层膜光学元件[J];自然科学进展;1991年06期 |
9 |
;大孔径重复率脉冲CO_2激光器窗口材料的光学损伤强度[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9年09期 |
10 |
郭少锋,陆启生,杨奋,程湘爱,江厚满;力学边界对透射型光学元件激光破坏阈值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1年06期 |
11 |
叶琳,彭净,黄祖鑫,蒋晓东;大型激光装置光学元件管理思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3年06期 |
12 |
约尔格·加格勒;;实用的创新型激光光学元件和系统部件[J];光机电信息;2006年04期 |
13 |
陈伟;姚汉民;伍凡;朋汉林;吴时彬;;用于圆形口径光学元件的功率谱密度检测[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S2期 |
14 |
周萍;赵玮;吴长江;;大型光学元件中的横向受激布里渊散射[J];光学技术;2006年S1期 |
15 |
王广昌;193nm光学元件向材料挑战[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1998年01期 |
16 |
;光学元件[J];电子科技文摘;2002年01期 |
17 |
穆廷魁;李国华;彭捍东;吴福全;宋连科;郝殿中;;测试消光比的衰减系统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6年11期 |
18 |
谢娜;周海;张军伟;林东晖;陈良明;;大型激光装置光学元件的稳定性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10期 |
19 |
徐芳,魏全忠,伍凡;功率谱密度函数评价方法探讨[J];光学仪器;2000年03期 |
20 |
许丹;光学元件共轴调节的方法[J];南平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