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一氧化氮对模拟失重下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

熊江辉  李莹辉  杨唐斌  聂捷琳  张德良  赵保路  
【摘要】:正 为了研究模拟失重影响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细胞学机理,本研究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法(ESR)检测体外培养心肌细胞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自由基的生成,并实时记录回转后恢复期心肌细胞搏动强度和频率.(1)采用小型回转器回转作为模拟失重条件,自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京军,朱运龙,裴建明,高瞻,王跃民;阿片受体κ亚型在大鼠心肌细胞热应激反应中的作用[J];心脏杂志;2001年05期
2 牛淑冬;张英博;金香兰;;心肌细胞延迟后除极及其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03年07期
3 王浩,刘义,刘超,齐志敏;KCl和Iso对培养乳鼠单个心肌细胞游离钙浓度影响的研究[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唐承革;;修补心脏的新方法[J];百科知识;2007年04期
5 宋志宙;杨思进;;心肌细胞凋亡时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07年03期
6 朱理安;方宁远;高平进;金贤;汪海娅;;利用蛋白转导技术将α-烯醇化酶导入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9期
7 蔡云;杨长军;毛华;耿越;;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钙离子调控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8 孙凤林;;关于心电生理活动的特性问题[J];广州医学院学报;1974年01期
9 宿燕岗,杨学义;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后钠、钙、钾离子的改变[J];生理科学进展;1993年03期
10 汪建新,余步云;应用柯萨奇B_2病毒感染人胚心肌细胞观察地塞米松、黄芪的综合治疗作用(摘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年05期
11 迟路湘,杨宗城,黎鳌,吴泽志,龙勉;应用微管吸吮技术进行心肌细胞力学实验[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12 包伟珂,柏树令,王军;升主动脉缩窄心衰游离心肌细胞骨架三椎构筑特点[J];解剖学杂志;1999年01期
13 陈吉球;心肌细胞分离术[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9年05期
14 张晓军,屈学民,王斯刚,范云;应用胚胎干细胞研究心肌细胞发育过程的一种模型[J];心脏杂志;2001年05期
15 陈小迅,张书永,田珑,陈莉,夏家骝;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的扫描电镜观察[J];解剖学报;2002年02期
16 范铮,汤昱,梁子钧;一种心肌细胞电参数微机实时分析系统[J];生理学报;1985年04期
17 李振中,于彦锋,彭裕文,刘才栋;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的活细胞观察[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7年01期
18 赵伟英,励建安;长期动力性运动与心肌细胞的适应性改变[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7年02期
19 刘恭鑫,杨英珍;心肌细胞的Na~+/Ca~(2+)交换[J];细胞生物学杂志;1998年03期
20 ;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的扫描电镜观察[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江辉;李莹辉;杨唐斌;聂捷琳;张德良;赵保路;;一氧化氮对模拟失重下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2 巴福森;武惠斌;吴元亮;张红;;模拟失重条件下微生物的变化[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王宝珍;李勇枝;程张红;刘国印;辛冰牧;;观察中药对卧床模拟失重引起“血瘀”证的防治效果[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贾斌;郑琪;张卫菊;谢丽;骞爱荣;商澎;;亚磁场及中性悬浮模拟失重对MLO-Y4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薛军辉;马进;张作明;谢满江;;模拟失重可引起大鼠脑动脉与肠系膜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的差异性改变[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舒;张勇;王冰;吴兴裕;;模拟失重环境下BMP-2对成骨细胞诱导作用变化的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刘成林;李瑞先;;悬吊模拟失重对大白鼠骨成分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8 张晓铀;丁柏;聂捷琳;;药物对模拟失重环境下成骨细胞的防护效应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马进;任新玲;程九华;张立藩;;模拟失重所致大鼠股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与动脉收缩蛋白相关[A];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马进;任新玲;程九华;张立藩;;模拟失重所致大鼠股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与动脉收缩蛋白相关[A];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艳;失重对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孙宇扬;双参宁心胶囊干预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3 马丽娟;大豆异黄酮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储全根;加味桃核承气汤及其不同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和主动脉病变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孙彦洵;Smad5基因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中的功能与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6 秦川;EPO预处理在心肌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NF-κB信号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7 李曦铭;基因重组hVEGF165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其在间充质干细胞和心肌细胞中的表达[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8 邹安若;心肌萎缩对大鼠心肌移植细胞钾通道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韩冬云;钙调蛋白对豚鼠心室肌细胞Cav1.2钙通道的剂量依赖性和钙依赖性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10 张郁青;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基础及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井波;镰刀菌毒素丁烯酸内酯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2 姜雪松;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4年
3 郭军;细胞因子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李建荣;丙泊酚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5 王澎;血管紧张素Ⅱ AT_1受体自身抗体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心肌变力性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6 李卫东;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下胚胎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7 阴文杰;钙调磷酸酶与心肌凋亡的关系探讨及卡维地洛的干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8 冯德光;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细胞骨架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9 陶思尧;人胚胎多潜能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转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盛小伍;银杏内酯B诱导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编译 晓鱼;人类心肌细胞可再生[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记者 郑晓春;以科学家用皮肤细胞制造出心肌细胞[N];科技日报;2009年
3 杨洋;骨髓细胞生成心肌细胞[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4 刘霞;美成功将成纤维细胞直接变为心肌细胞[N];科技日报;2010年
5 记者 张晔;基因调控让坏死的心肌细胞“复活”[N];科技日报;2011年
6 艾平 编译;加拿大骨髓干细胞培植心肌细胞[N];大众科技报;2000年
7 吴伟农;心肌细胞能自我修复[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急性心梗治疗获重要突破 心肌细胞可以再生[N];中国保险报;2003年
9 记者胡德荣;心肌细胞能体外培养[N];健康报;2002年
10 记者 张孟军;加发现心肌细胞再生法[N];科技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