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萱陈坚刚周玉祥  
【摘要】:正稀土元素(Ln~(3+))是一类重要的元素,目前对稀土在生物体中的作用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稀土离子(Ln~(3+))与Ca~(2+)半径相似,能在生物组织中拮抗Ca~(2+),影响正常代谢。钙调蛋白(CaM)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多功能调节蛋白,参与调控多种代谢过程。本文以依赖CaM的Ca~(2+)-Mg~(2+)-ATPase为模型,研究了Ln~(3+)(sm~(3+),La~(3+),Gd~(3+),Nd~(3+))在有Ca~(2+)_4-CaM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艳民;刘冲;刘云峰;陈宝玖;张浩;;Eu~(3+),Dy~(3+),Sm~(3+)掺杂Ca(Sr,Ba)WO_4的光谱性质[J];发光学报;2011年07期
2 赵军伟;孔祥贵;;氨基磷酸辅助的水热合成NaYF_4∶Yb~(3+),Er~(3+)纳米晶及其上转换发光[J];发光学报;2011年07期
3 陈凤;袁曦明;熊小波;刘丽;;Ba_3(PO_4)_2:Ce~(3+),Dy~(3+)荧光粉的组成与发光特性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11年04期
4 李新跃;邓建国;刘东亮;;氧化物掺杂稀土的上转换材料研究进展[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尹民;闻军;段昌奎;;稀土离子激活发光材料中能级跃迁的选择定则[J];发光学报;2011年07期
6 王奉敏;;稀土Eu(Ⅲ)有机配合物荧光光谱的测定[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7 任艳东;吕树臣;;发光二极管用SrWO_4:Eu~(3+)红光荧光粉激发谱强度的调控[J];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8 乌仁其木格;赵永亮;马瑞军;林雪梅;孙慧娟;李欣;李海燕;栗源;;铽掺钇配合物[(Tb_xY_(1-x))(HL)L′Cl·1/2H_2O]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8期
9 陈冬梅;杨一心;;PrCl_3与丙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王鹏;李莹;王庆昭;寇小燕;;转光薄膜用转光剂的研究进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1 於杏燕;陈红兵;王苏静;周燕飞;武安华;戴世勋;;Er~(3+):LiYF_4单晶生长与光谱特性[J];无机材料学报;2011年09期
12 李海燕;赵永亮;张雁冰;;2,4,6-三吡啶基三嗪-芳香羧酸镝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J];发光学报;2011年09期
13 范瑞清;王平;任锦宇;周广鹏;杨玉林;;2,6-吡啶二甲酸镝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发光性能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7期
14 李佳;郝志峰;陈林渺;刘文锋;马肖依;;乙二胺N,N-二(4-乙酰胺苯甲酸)二乙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5 陈英;陈晓波;张会敏;徐晓灵;王策;;改进的反Stokes能量传递对ErP_5O_(14)非晶中荧光动力学研究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16 熊飞兵;杨峰;;镨离子掺杂钨酸铅晶体荧光衰减动态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7 霍涌前;刘启瑞;刘晓红;唐龙;张纷飞;王潇;;铕-铽共掺杂的SrF_2荧光体的光致发光性能[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07期
18 路莹;刘伟;;Ce_3Rh_2X_2(X=Ga,Ge)的磁性模拟和晶场效应研究[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1年04期
19 蒋猛;周素梅;;镱掺杂钼酸铅的光谱和EPR谱的理论研究[J];波谱学杂志;2011年03期
20 路莹;韩运侠;路庆凤;;稀土化合物CePd_(1-x)Rh_x的磁性与晶场效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萱;陈坚刚;周玉祥;;稀土离子对钙调蛋白及Ca~(2+)-Mg~(2+)-ATPase活力影响和荧光光谱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2 林凤英;;稀土激活氟化物玻璃激光光纤[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毛杰;覃文武;窦伟;王雅雯;刘伟生;;稀土发光功能配合物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韩翠平;张亮;李海兵;;β-环糊精/4,4′-联吡啶包合物修饰的银纳米对稀土离子的比色识别[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5 任吉民;景凤英;裴奉奎;王文韵;;水溶液中谷胱甘肽与稀土离子作用的~(13)C-NMR研究[A];第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6 郭磊;乔晓菲;刘金亮;闫冰;;功能化稀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构筑与发光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杜军;李峥;钱婉华;田辉平;达志坚;何鸣元;;稀土离子位置与沸石的酸性稳定性[A];第十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8 许金霞;马越;;自由基-Gd(Ⅲ)四自旋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丛晓庆;魏长平;董丽丹;李书赠;;铽(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10 贾志宏;李竑;苏海金;石春山;;ABF_3:Eu,Gd(A:K,Li;B:Ba,Mg)中Gd~(3+)→Eu~(2+)的能量传递[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瑭;共掺体系中稀土离子间的电子转移及光谱特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金苏;晶体中稀土离子f-f跃迁光谱强度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3 薛绍武;稀土对保卫、叶肉细胞钾通道以及气孔、蒸腾作用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5年
4 彭爱华;多孔硅基光电子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谢燕婷;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稀土离子掺杂的尖晶石型LiMn_2O_4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的表征[D];兰州大学;2006年
6 徐淮良;稀土离子掺杂晶体中的上转换过程和电磁感应光透明现象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陈冠英;稀土氧化物和氟化物纳米晶上转换荧光光谱的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董宁;时间分辨光谱系统设计与稀土氟化物单晶及稀土聚合物材料的光谱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赖华生;彩色PDP用新型稀土荧光粉制备及发光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6年
10 王前明;基于新颖桥分子基团的稀土发光杂化材料体系的设计、构筑、组装[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俊梅;(稀土、二氧化钛)/粘土层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边玮玮;稀土离子与抗微生物药的相互作用及其在临床分析研究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贺忠翔;稀土复合混凝剂的制备及其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D];内蒙古大学;2006年
4 申凤善;对叔丁基杯[n]芳烃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董鹏;水溶液中电沉积Zn-Ni-RE合金镀层的工艺及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范秀风;掺杂稀土氧化物Ni-Zn系铁氧体组织结构及磁性能的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明艳;合成介质对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王春燕;多元羧酸稀土配合物的构筑、结构和发光性质[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于飞;食用色素对头发和棉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10 刘红伟;Sn~(4+)、La~(3+)和Ce~(4+)掺杂氧化钛纳米薄膜湿敏性能的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朴淑瑜 唐婷;王颖霞:细心耕耘在稀土世界[N];科技日报;2007年
2 全国稀土农用研究中心供稿;稀土农用继往开来[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3 白毅;我国重大疾病相关基因及蛋白功能转化研究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8年
4 维明;什么是稀土[N];北京科技报;2001年
5 王静;搭建环保建材大舞台[N];中国建材报;2006年
6 梅青辉;稀土养鱼效益高[N];农民日报;2000年
7 王甲臣;稀土农用新技术助澜西部建设[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8 于洋 记者 李泳沩;新型红外发光材料制备成功[N];吉林日报;2009年
9 记者 冯绍健;2006年全国稀土信息交流会在赣召开[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10 聂焱 刘国润;大力促进成果转化[N];郑州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