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侯晓林吕金印山仑  
【摘要】:正对作物生产而言,根系功能的高效性取决于其对地上部分提供水肥的能力和消耗地上部分供应能量的数量关系。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水分亏缺下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生长后期根系生长特性及耗碳量变化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后期,长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苏农;;新小麦贮存三种好方法[J];农家参谋;2011年08期
2 ;新小麦三种贮存好方法[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1年07期
3 ;2011/12年度世界小麦供需(美国农业部月度预测)[J];农业展望;2011年06期
4 ;2011/12年度世界小麦供需(美国农业部月度预测)[J];农业展望;2011年07期
5 ;2011/12年度世界小麦供需(美国农业部月度预测)[J];农业展望;2011年08期
6 刘霞;;河北小麦种植成本升收益降[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年34期
7 孙海军;;应用2BFL-3型小麦等行距垄作免耕播种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0期
8 ;夏粮丰收 别太惜售[J];农家顾问;2011年08期
9 彭斐;;玉米小麦价格倒挂[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年29期
10 张新建;郑峰;宋昕;;小麦氮肥后移增产原理及技术[J];种业导刊;2011年07期
11 李有成;高桂立;;浅谈创建小麦高产农业集成技术[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09年10期
12 翟怀巍;孙凤平;李春晖;郭勇;沈献荣;李双霞;房稳静;;不同气象条件下小麦灌浆速率特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13 ;甘肃省:小麦全膜覆土技术增产效果明显[J];乡村科技;2011年08期
14 蔡东明;吉万全;王长有;张宏;;2,4-D浓度对玉米花粉诱导小麦产生单倍体幼胚得胚率的影响[J];种子;2011年07期
15 张晓江;;安徽小麦抢收逾八成[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年23期
16 ;江苏全省夏粮收购开局良好[J];中国粮食经济;2011年07期
17 沈恩庭;唐怀坡;王瑞永;;不同播期对小麦良星66灌浆的影响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18 朱伟;孟自力;闫向泉;王家才;吴继华;杨爱梅;;甘薯新品种商薯6号与小麦复种模式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19 白鹏翔;;浅谈小麦冬后管理[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09年01期
20 许斌;付君;郭超;程科;;GQT120型小麦割前脱粒滚筒装置的设计[J];河北农机;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晓林;吕金印;山仑;;水分亏缺对小麦光合固碳及根系耗碳的影响[A];纪念殷宏章先生百年诞辰暨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邓西平;黄明丽;;不同倍性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A];2005年全国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陈怀谷;王裕中;史建荣;潘跃东;;禾谷丝核菌胞外酶的产生及其对小麦作用的研究[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王志敏;王树安;苏宝林;;小麦小穗的离体培养[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5 马兴林;梁振兴;;小麦分蘖发生、衰亡过程中内源激素的研究(简报)[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6 马兴林;梁振兴;;小麦穗分化同内源吲哚乙酸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玉米素关系的研究(简报)[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7 韩桂仲;段爱菊;刘顺通;刘长营;张自启;牛献伟;;小麦不同品种(系)对棉铃虫的抗性研究简报[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杨胜利;马玉霞;吕海英;;小麦优质化技术发展趋势与推广对策[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9 杨夏平;;广增素对玉米、小麦的增产效果试验初报[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牛吉山;郑磊;王保勤;常阳;沈天民;;通过基因芯片筛选获得与PmLK906连锁的ESTs[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金印;小麦生育后期限量供水的生理生化基础[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陈新宏;大麦与小麦杂交及其杂种后代的创制、鉴定和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马雷;稻米与小麦质量标准的中外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4 李孟军;小麦耐盐相关基因HKT克隆及多样性与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侯文胜;优化三种遗传转化体系创造转抗虫基因小麦(Triticum aestivum)新种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6 姜涛;小麦矮秆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BAC源合池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7 李斯深;小麦产量性状QTL的分子标记定位[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8 苗红梅;小麦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特征[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9 徐文忠;小麦春化相关基因元件克隆分析与小麦矮化突变体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10 戴艳;小麦组蛋白修饰酶基因及DNA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分离及鉴定[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磊;水分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孔庆波;生物有机肥对调亏灌溉下冬小麦生长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小村;小麦抗纹枯病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4 彭丹辉;小麦苗期热胁迫基因表达谱分析及相关基因的克隆[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朱永飞;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SSR标记定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赵虹;小麦基因枪转化体系的建立和抗除草剂基因的导入[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7 许景升;小麦外源抗黄矮病基因相关片段的克隆和鉴定[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章乐;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片段的筛选、克隆及序列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丽;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调控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10 张新军;冬小麦不同密度下两品种混合群体效应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植保总站 刘光涛;当心条沙叶蝉危害小麦[N];河北科技报;2005年
2 巧贞;新小麦贮藏有技巧[N];河南科技报;2005年
3 吴鲁智 牛河钧 吴伟凡;种植小麦技术要点歌[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4 武云飞 乔存金;兖州优质小麦引来众多商家[N];农资导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赵永平;夏收小麦咋管理[N];人民日报;2005年
6 李国忠 董建设;储藏小麦新法[N];周口日报;2005年
7 李海波;五类小麦走俏国内市场[N];中国特产报;2005年
8 范 健;中国小麦香飘海外[N];中国质量报;2005年
9 庆国;小麦施用氮肥要点[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10 吴津;安徽小麦将呈价跌格局[N];农民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