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响应低温胁迫的蛋白质组研究
【摘要】:正低温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一个主要的环境因素。我们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水稻对低温胁迫的响应。28℃萌发生长三周的水稻幼苗在6℃条件下进行低温处理24小时,然后在28℃进行恢复,并分别在处理6小时、24小时和恢复24小时后取样。水稻在低温胁迫处理后表现出卷叶、离子渗漏等胁迫现象。通过比较水稻叶片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发现了65个受低温影响上调表达的蛋白点和31个下调表达的蛋白点,质谱鉴定了其中85个蛋白点,代表了50种不同的蛋白。这些蛋白中包含了已知的和新发现的一些低温胁迫响应蛋白,它们参与了信号转导、RNA加工、蛋白质翻译、加工、氧化还原电位平衡、光合作用、能量代谢等过程。其中参与光合作用的蛋白,比如 RUBISCO大亚基、RUBISCO活化酶(RUBISCO activase)在低温胁迫下发生蛋白质降解,是对低温敏感的蛋白。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编码低温胁迫响应蛋白的基因表达与蛋白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我们的研究结果在蛋白水平上提供了水稻抵抗低温胁迫的信息。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