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深化教学改革,推动课程建设
【摘要】:正 课程建设是教学活动的基础,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通过课程建设、特别是优秀课程建设,激励广大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速师资队伍、教材和实验室的建设,不断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一、课程建设的思路、指导思想和目标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导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从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目的出发,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把实验室建设做为实验教学改革的强大后盾,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做为教学改革的核心,推动课
|
|
|
|
1 |
张庭廷;李恩;刘慧君;;生物化学教学与课程建设的体会[J];生物学杂志;2008年01期 |
2 |
沈剑敏,达朝山,张东凯,陈强;生物基地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年11期 |
3 |
邓玲姣;周媛;;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建设的思路与实践——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5期 |
4 |
杨梅;许崇利;吕爽;;生物工程设备课程建设及能力培养实践的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5 |
马镝;刘鹏举;王洪岩;阚国仕;张少斌;曹慧颖;;辽宁省省级精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6 |
谢兆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考试周刊;2010年11期 |
7 |
陈巧玲,钱春梅,叶蕙,钟佐仁;提高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探索[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1年05期 |
8 |
向本琼;王海龙;孙秀英;魏群;;浅谈“分子生物学实验”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06期 |
9 |
杨洋;韦小英;闫欲晓;凌利;;《生物工程设备》专业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年S1期 |
10 |
王松;鲍方印;崔峰;康健;;学科建设中课程的集群化建设——以动物学学科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6期 |
11 |
刘斌;;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
12 |
张文治;孙晔;俞苓;沈晶;;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微生物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7年02期 |
13 |
韩昌洪;;生物化学课程建设改革与创新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0期 |
14 |
石春海,吴建国,马秋兰,肖建富,洪彩霞;《遗传学》课程的建设与优化[J];遗传;2005年06期 |
15 |
张明明;张瑞杰;李晋;吕洪超;;统计遗传学精品课建设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
16 |
李剑芳;田丰伟;张灏;;《微生物学》教学与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
17 |
曹熙敏;吕爱枝;;高校遗传学课程建设与优化[J];现代农业;2011年05期 |
18 |
龚江;石培春;孔祥丽;;《生物统计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19 |
周建良;刘炳荣;严岳鸿;何祖霞;;论植物学课程建设[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
20 |
金婵;汤莹;晋若冰;杨勇骥;;“生物物理学”课程建设的构建与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