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采后果肉低温劣变与细胞壁降解酶和脂氧合酶的关系
【摘要】:正 枇杷果实采后常温下很容易衰老和腐烂,低温可有效抑制腐烂延长贮藏期,但低温下冷蓄积超过一定时间后,果肉发生质地生硬粗糙、汁少味淡等劣变现象。本实验研究了枇杷采后果肉低温劣变与细胞壁降解酶和脂氧合酶的关系,并分析了贮前热激处理对果肉低温劣变的影响。枇杷解放钟(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cv.jiefangzhong)果实采自福建省莆田常太镇,平均单果重62g。采后当天运回实验室,选择无机械损伤、无病虫侵染、大小和成熟度基本一致的果实,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装入衬垫有吸水纸的小塑料筐内,每筐20个果实。一组放入48~52℃的恒温箱内热激处理8 min,另一组为不作热激处理的对照,然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装封口。处理后的两组果实再各分为两部分,分别置于0~2℃和室温(22~30℃)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果实果胶酯酶(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脂氧合酶(LOX)等酶的活性变化及果肉木质素含量,并以出汁率、硬度、果肉褐变、果皮剥离的难易等为指标综合评价果肉低温劣变的程度,将劣变程度分为5级,即0级、1级、2级、3级、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