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诱导油菜叶片氧化胁迫及与硫有关化合物的积累
【摘要】:正 油菜(Brassica napus L.“油研-8号”)幼苗(4叶期)培养在1/5强度Hoapland营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d(0、10、20、30、40μmoL)并与不同供硫水平(缺硫和正常供硫)组合,研究叶片中H_2O_2的积累、膜脂过氧化作用及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和酸不稳定性硫化合物的积累。结果表明,植株经不同浓度Cd处理7天后,叶片内H_2O_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缺硫处理组叶片中H_2O_2含量与正常供硫组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10μmol/L Cd处理对叶片中MDA含量几乎没有影响,但20、30、40μmol/L Cd处理7天后,叶片中MDA的含量显著增加,但+Cd+S和+Cd-S两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测定了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发现,不同浓度Cd处理7天后,油菜叶片中SOD(superoxidedismutase,EC1.15.1.1)活力略有下降。缺硫试验组(+Cd-S)与供硫试验组(+Cd+S)相比SOD活力差异不显著;叶片中POD(guaiacol peroxidation,EC1.11.1.7)的活性随Cd处理浓度的增大而提高,而且+Cd-S实验组明显高于+Cd+S组。10-30μmol/L Cd诱导CAT(Catalase,EC1.11.1.6)活性的提高,但CAT活性在40μmol/L Cd处理下受抑制。在相同Cd水平处理下,不同硫处理对CAT
|
|
|
|
1 |
杨经泽,徐润芳,徐育松,田任久;不同盐分对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初报[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84年04期 |
2 |
刘昌智,涂运昌,周道运,伍昌胜;油菜氮磷钾肥经济施用量[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87年04期 |
3 |
张勤争,郎献华,奚海福,朱学群,刘银花;油菜对~(35)SO_4~(2-)吸收和种子中硫代萄萄糖苷的累积[J];核农学报;1991年01期 |
4 |
徐林,李义之;日本油菜王种植技术[J];种子;1994年04期 |
5 |
徐志刚,王明波,孙成,王刚,王振涛,李重国;油菜垄作栽培示范效果[J];现代化农业;1994年05期 |
6 |
杨振武;棉花与油菜套种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1994年02期 |
7 |
张宇文;油菜套种播期的确定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1995年12期 |
8 |
张瑶书;油菜育苗移栽好处多[J];安徽农业;1995年09期 |
9 |
沈岳清;多效唑在农业上的应用技术——第四讲 多效唑在油料作物上的应用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1995年05期 |
10 |
周伯瑜,黄美槐;油菜育苗移栽好[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6年09期 |
11 |
田生业;曹锦礼种油菜为哈能高产[J];山西农业;1996年07期 |
12 |
谭荫初;油菜僵苗冻苗及其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1996年10期 |
13 |
惠开基,周涛;宁夏半湿润冷凉易旱区旱地引种油菜的可行性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1997年07期 |
14 |
高俊杰;富锌高蛋白油菜栽培试验初报[J];农牧产品开发;1997年03期 |
15 |
余学川;油菜间作栽培增产增收显著[J];四川农业科技;1998年04期 |
16 |
黎昌志,李大刚,刘晓峰,郑运奎,丁维祥;油菜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J];四川农业科技;1999年06期 |
17 |
田杰英,何玉梅,杨志刚,卢金宝,李亚泉;斯克隆油菜在阿克苏地区的种植表现[J];新疆农业科技;1999年04期 |
18 |
;什么是油菜“三系”?[J];青海农技推广;2000年03期 |
19 |
季恒,李振勇,冉维营;油菜越冬前的管理[J];中国农村科技;2001年11期 |
20 |
韩学俭;油菜科学施肥技术[J];农家顾问;2004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