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企业结合、促进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摘要】:正 我校植物生理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已走过45个年头,经过分分合合、撤销和建立、现为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生理生化教研室,并于1992年建立了相应的研究室,担负着全校本专科生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组织培养等课程、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大实验、高级植物生化、植物生化大实验、植物细胞工程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作为农学院一级学科的组成部份,培养着硕士生和博士生。科学研究由以往的单纯的理论研究,变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更重视应用研究。现将我们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与企业结合,促进其应用情况汇报如后。
|
|
|
|
1 |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1年第1~6期(总第83~88期)总目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1年06期 |
2 |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年第1—6期(总第95—100期)总目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年06期 |
3 |
;植物生理学通讯第27卷第1~6期(总第143~148期)总目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1年06期 |
4 |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6年第1—6期(总第113—118期)总目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6年06期 |
5 |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年第1-6期(总第107-112期)总目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年06期 |
6 |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年第1~6期(总第137~142期)总目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年06期 |
7 |
沈海龙;杨玲;刘关君;李淑娟;李葵花;闫绍鹏;;关于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特色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2期 |
8 |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年第1~6期(总第131~136期)总目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年06期 |
9 |
;《植物生理学通讯》第44卷第1~6期(总第245~250期)总目录[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年06期 |
10 |
陈振光;林顺权;王天池;;农业院校开设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做法和体会[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3年04期 |
11 |
徐莺,倪为民,卫志明,许智宏,贾勇炯,陈放;植物组织培养简报摘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年02期 |
12 |
吴林森;植物组织培养污染问题的研究及其控制措施[J];江苏林业科技;2005年01期 |
13 |
大野
,清春
,刘成铭
,李翠青;第五届国际植物组织培养会议简况[J];世界农业;1983年10期 |
14 |
孙盈盈;乙醇毒性:一个植物组织培养的潜在问题[J];生物技术通报;1997年02期 |
15 |
郝云凤,李可伟,张培宏,李晓红,张晶晶;植物组织培养操作过程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解决办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年S2期 |
16 |
刘进平,莫饶,吴繁花,韩平原,莫廷辉,赖杭桂;组培工厂及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农业与技术;2005年01期 |
17 |
吴淑平,马汉云,龚凤萍,蒋双丰;浅析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问题[J];河南农业;2005年08期 |
18 |
陈海伟;;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19 |
何卓培;;第五届国际植物组织培养会议简介[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年01期 |
20 |
RitaTeutonico;DictrchKnorr;黄焘;;植物组织培养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世界科学;198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