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慧张宇周兆红李健强罗来鑫刘鹏飞刘西莉曹永松朱春雨  
【摘要】:棉花轮纹斑病是由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macrospora;A.alternata等)引起并经种子带菌传播的一种侵染性病害,与立枯病和炭疽病并称为棉花苗期三大病害。该病害防治实践中多采用保护性杀菌剂或苯并咪唑类内吸性杀菌剂等单一药剂实施化学防控,带来病菌抗药性风险和防治效果降低等问题,因此,亟待开发安全高效杀菌剂以满足病害综合防治的需要。本研究以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广谱保护性杀菌剂福美双和兼有保护和触杀作用且持效期长的异菌脲为有效成分,研制防治棉花轮纹斑病的新型混配制剂。以棉花轮纹斑病菌代表菌株A_1(A.alternata)和A_2(A.macrospore)为供试菌株(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齐放军博士提供)、98.5%福美双(Thiram)和96.1%异菌脲(Iprodione)原药(作者所在研究室提供)为供试药剂,按照NY/T1156.2-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2部分: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试验平皿法)中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和琼脂平板孢子萌芽法的规定,研究福美双和异菌脲以1:9、2:8、3:7、4:6、5:5、6:4、7:3、8:2和9:1共9个比例混配对棉花轮纹斑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增效混配比例。室内生测结果表明:(1)病菌菌丝生长抑制试验中,9个设定的混配比例均表现加和作用,其中2:8和5:5加和作用显著,SR值分别为1.07和1.01。(2)孢子萌发试验中,(3:7)~(9:1)的配比区间均表现增效作用,其中,5:5和6:4增效作用最为显著,SR值分别为8.13和5.82。综合分析两种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确定异菌脲和福美双最优科学混配比例为5:5(W:W)。后期试验证明,该混配比例的试验样品在新疆棉区田间试验中表现出了显著的防病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默涛,陈树欣,张少军,王莉;异菌脲防治番茄早疫病安全合理使用的技术指标[J];华北农学报;1993年S1期
2 黄思良;对细交链孢菌在培养基上抗多氧霉素B与异菌脲变异体的分离及其特性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01年03期
3 贾忠建;;异菌脲防治烟草赤星病效果突出[J];农药市场信息;2010年18期
4 ;异菌脲防治烟草赤星病[J];福建农业科技;1994年02期
5 李晓军;范昆;曲健禄;张勇;王涛;亓彬;;苹果轮纹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性测定[J];农药;2009年10期
6 张武;张强;曹宗兴;李兰春;张耕;张君;;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7 李继友;葛欣;;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异菌脲[J];农药;2010年11期
8 丘麒;罗建军;郝卫宁;陈文团;钟国华;;咪鲜胺与异菌脲混用对香蕉冠腐病菌的增效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9 韩红新;岳永德;吴莉宇;花日茂;孙翠平;;异菌脲在油菜籽中残留[J];农药;2007年12期
10 刘刚;;山东省苹果轮纹病菌对异菌脲仍然敏感[J];农药市场信息;2009年22期
11 韩红新;岳永德;花日茂;吴莉宇;孙翠平;;异菌脲在油菜籽中残留分析方法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7年06期
12 武江;张贺;任璐;韩巨才;王美琴;;异菌脲与代森锰锌混配对番茄早疫病的增效作用测定[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13 肖艺;张志勇;孙淑玲;杨宝东;王进忠;杨柳;;异菌脲在设施草莓上的残留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4 张健;张涛;许迪;;20%咪鲜胺·异菌脲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7年09期
15 周明国,叶钟音;交链孢霉对速克灵的抗药性研究[J];植物保护;1991年02期
16 吕岱竹;韩红新;;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黄皮中的异菌脲残留量[J];热带作物学报;2006年04期
17 卢颖;刘忠林;董繁生;;16%腐霉利·己唑醇SC防治保护地番茄灰霉病[J];农药;2007年03期
18 吴春红;聂继云;李静;李海飞;徐国锋;;基质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的异菌脲残留量[J];食品科学;2009年14期
19 任璐;韩巨才;刘慧平;;番茄早疫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基线及其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J];农药学学报;2010年02期
20 张传清;马忠华;朱国念;;番茄叶霉病菌异菌脲抗药性突变体的诱导与生物学性状[J];农药学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芹;韩巨才;刘慧平;;环境条件对番茄早疫病菌抗感异菌脲菌株的影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慧芹;韩巨才;刘慧平;;番茄早疫病菌抗异菌脲突变体的诱导及交互抗性[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尹晓辉;朱国念;徐志宏;;阿维菌素及其混配制剂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和毒性分析[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光磊;赵莹莹;;兰考县番茄主要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徐伟松;胡美英;李畅方;;吡虫啉的害虫抗药性及其治理[A];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第二十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学林;;磺酰脲类麦田除草剂对后茬大豆的药害调查及控制措施[A];农作物药害预防及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余凤玉;牛晓庆;朱辉;唐庆华;吴多扬;;椰子泻血病病原鉴定及有效药剂筛选[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许文耀;吴刚;;恶霉灵与溴菌腈混配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A];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9 田玲;刘志恒;刘雯雯;;水稻菌核秆腐病杀菌剂抑菌效果室内测定[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琦;张治家;韵润娥;;甜(辣)椒疫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彦卫;10%异菌脲乳油在梨及土壤中的残留量测定和消解动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李莎;棉花轮纹斑病及其拮抗细菌的筛选和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赵景青;低温诱发轮纹斑病并导致棉花叶片衰老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王艳;灰葡萄孢对腐霉利的抗性及其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肖艺;几种农药在设施草莓上的残留研究[D];北京农学院;2007年
6 礼茜;浙江省两地草莓灰霉病菌对异菌脲和嘧霉胺的抗药性评价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吴春红;南方主要水果常用防腐保鲜剂使用准则及测定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8 于占晶;壶瓶枣褐斑病的病原鉴定和防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9 崔娜;细交链孢菌的抗药性分化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10 范子耀;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对异菌脲和咯菌腈的抗性风险及分子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保乐 张春新;应高度重视违规使用异菌脲问题[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2 方圆;阿米西达可以防治番茄早疫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3 水清;番茄得了灰霉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4 新疆农科院园艺所 王继勋;酸梅病虫害防治[N];新疆科技报(汉);2006年
5 项平;桃树流胶病防治从早春开始[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6 于丹;韭菜叶枯病防治方法[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7 睢宁县王集镇农技推广中心 李兆虎;结球甘蓝无公害生产(下)[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8 记者 陈星 整理;果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9 徐明;保护地茄子灰霉病的防治[N];河南科技报;2008年
10 徐建;玉米化学除草应注意什么[N];农民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