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蓟马对不同花卉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成分分析
【摘要】:为明确花香化合物在西花蓟马寄主定向行为中的作用,采用Y型嗅觉仪、四臂嗅觉仪测定了其对玫瑰、非洲菊、康乃馨和天竺葵等4种植物花的挥发物的嗅觉反应,并进一步测定分析了4种花卉挥发物的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西花蓟马雌虫对4种花卉挥发物的偏好性为玫瑰非洲菊康乃馨天竺葵;尽管西花蓟马雄虫对花卉挥发物的偏好性显著强于对照,但在4种花卉寄主之间并未表现出显著偏好性。通过GC-MS测定分析,在玫瑰上共检测到23种化合物,其中3,5-二甲氧基甲苯最高,为24.94%;其次为苯乙醇,含量为21.84%。非洲菊上共检测到19种化合物,其中反式-3-戊烯-2-酮含量最高,为52.31%。康乃馨上共检测到30种化合物,其中壬醛含量最高,为30.42%。天竺葵上也检测到30种化合物,姜烯含量最高,为29.88%;其次为α-长叶蒎烯(26.65%),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研究结果可为探明西花蓟马的寄主选择机制及其新型引诱剂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
|
|
|
|
1 |
;西花蓟马[J];生物学通报;2003年08期 |
2 |
沈国琴;西花蓟马的识别[J];青海农技推广;2004年04期 |
3 |
程峻峰,万方浩,郭建英,张国安;外来有害入侵生物——西花蓟马[J];中国生物防治;2005年02期 |
4 |
陈月颖;西花蓟马的发生、识别与防治[J];吉林农业;2005年05期 |
5 |
陈洪俊,张友军;西花蓟马的鉴别与检疫[J];植物检疫;2005年01期 |
6 |
陈志杰;李英梅;张锋;张淑莲;;警惕西花蓟马的发生及危害[J];西北园艺(蔬菜专刊);2008年02期 |
7 |
张爱国;;思茅区西花蓟马调查与防治[J];云南农业;2009年08期 |
8 |
张磊;李世界;;西花蓟马的危害与防治[J];河南农业;2010年21期 |
9 |
赵成银;何余容;吕利华;钟锋;高燕;齐国君;邵晓迎;;西花蓟马的寄主、危害及防治措施[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
10 |
高戈;贺洋;王华忠;;天津温室西花蓟马种群分布及为害情况调查——以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核心区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
11 |
盖海涛;郅军锐;孙猛;;温度对西花蓟马、花蓟马存活和繁殖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1年06期 |
12 |
蒋兴川;和淑琪;杨明;李正跃;桂富荣;;西花蓟马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生物安全学报;2011年03期 |
13 |
陈雪林;杜予州;王建军;;西花蓟马抗药性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1年05期 |
14 |
吕要斌,贝亚维,林文彩,章金明;西花蓟马的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及危害特点[J];浙江农业学报;2004年05期 |
15 |
戴霖,杜予州,张刘伟,周福才,龚伟荣,鞠瑞亭;西花蓟马在中国的适生性分布研究初报[J];植物保护;2004年06期 |
16 |
肖长坤;郑建秋;师迎春;胡铁军;李文明;李久强;;防治西花蓟马药剂筛选试验[J];植物检疫;2006年01期 |
17 |
任洁;雷仲仁;张令军;李红岭;花蕾;;北京地区西花蓟马发生为害调查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6年05期 |
18 |
乔凤霞;肖春;刘忠善;丁元明;胡纯华;;防控有害入侵生物——西花蓟马[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
19 |
郅军锐;任顺祥;;花粉和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对西花蓟马种群的影响[J];植物保护;2006年03期 |
20 |
周卫川;林阳武;翁瑞泉;吴宇芬;王念武;;西花蓟马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和年发生代数预测[J];昆虫知识;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