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白僵菌在玉米中的定殖规律研究
【摘要】:为明确球孢白僵菌在玉米全株中的定殖规律,采用两种方法在玉米植株上接种球孢白僵菌,分别是孢子悬液(10~8个孢子/ml)浸泡玉米种子12h,玉米三真叶苗期根部浇灌孢子悬液(10~8个孢子/m1)20ml,并在玉米苗期和乳熟期全株检测球孢白僵菌在玉米植株中的定殖情况,分析接种方法对球孢白僵菌定殖玉米效率的影响、球孢白僵菌定殖玉米后在玉米中的定殖分布规律以及定殖玉米的抗虫性。结果表明,孢子悬液浸泡玉米种子的苗期单株定殖检出率是75%,叶片组织块的定殖检出率是3.33%(120块/株),心叶向下第1、3、4、5片叶子均有球孢白僵菌定殖检出;孢子悬液浸泡玉米种子和浇灌苗期根部两种接种方法共同接种的单株定殖检出率是100%,叶片组织块的定殖检出率是6.94%,心叶向下第1~5片叶子均有球孢白僵菌定殖检出,其中单株定殖检出率提高了33%,叶片组织块的定殖检出率提高108.33%,说明两种接种方法共同接种玉米有利于提高球孢白僵菌在玉米中的定殖效率。乳熟期玉米全株定殖率检测结果是茎84.46%,叶片48.44%,雌穗100.00%,雄穗55.56%,其中第1~4片叶子的平均值25.80%,第5~10片叶子为平均值为65.63%,说明苗期接种的球孢白僵菌可以长时间在玉米植株中定殖。球孢白僵菌定殖玉米降低了一代玉米螟蛀孔数量的66.67%,幼虫种群数量的92.31%,玉米折雄率的80%;降低了二代玉米螟蛀孔数量的42.65%,幼虫种群数量的47.62%,玉米折雄率的28.57%,说明球孢白僵菌定殖玉米显著的提高了玉米的抗虫性,且对一代和二代玉米螟均有防治效果,一代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二代。综上所述,两种接种方法共同接种玉米利于球孢白僵菌在玉米中的定殖,这种定殖可以长时间分布于玉米的不同组织器官,影响玉米的抗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