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影响我国褐飞虱猖獗程度的国外主要虫源及其长期预测的原理和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1997年07期 |
2 |
林凤鸣;四川省盐源县白背飞虱越冬虫源调查[J];昆虫知识;1994年05期 |
3 |
郑元梅,陈元洪,李本金,季加明,杨文清;三种药剂对稻飞虱与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技;1997年03期 |
4 |
肖满开,凤振岗,丁金海;1997年褐飞虱特大发生危害特点成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1998年02期 |
5 |
李红兵,张延长,王树勋;沿江圩区稻飞虱发生概况及综合治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05期 |
6 |
张孝羲;棉铃虫种群猖獗的剖析[J];昆虫知识;1996年02期 |
7 |
谢国清,李元明,余凌翔;云南省粘虫二代虫源探讨[J];昆虫知识;1997年04期 |
8 |
向卫国,胡红兵,万军,胡毅,何树林,何明;四川水稻稻飞虱发生的天气环流型式分析[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
9 |
高宗仁,林松,郭小奇,李巧丝;河南越冬代棉铃虫的虫源性质及其对发生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0年10期 |
10 |
中日稻飞虱越冬考察组,陶耀明;云南稻飞虱冬季虫源考察[J];云南农业科技;2000年04期 |
11 |
张文庆
,古德祥
,冯国灿
,张润杰
,汤鉴球;稻飞虱综合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5年02期 |
12 |
杨惠芬;杂交稻制种田五(3)代稻飞虱的防治[J];安徽农业;1996年08期 |
13 |
李淑华;气候变化与害虫的生长繁殖、越冬和迁飞[J];华北农学报;1994年02期 |
14 |
吴荣根,朱明泉,费林法,施德;大功臣防治稻飞虱和蚜虫的效果及其应用技术[J];植物保护;1998年05期 |
15 |
孙俊铭,李千和,陈军,花日茂;江淮南部稻区稻飞虱发生规律、影响因素与药控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
16 |
张爱华;稻飞虱发生趋势的多模型混合长期预报[J];湖南农业科学;1998年02期 |
17 |
黄所生,黄凤宽,罗善昱,韦素美,李青;25%阿克泰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
18 |
青先浩,龚国初,杨建波,陈毅刚;采用两种喷雾器防治稻飞虱的效果比较[J];湖南农业科学;2001年06期 |
19 |
余学宏;三化螟种群数量消长原因及防治对策[J];湖北植保;1996年06期 |
20 |
陈义均;防治稻飞虱[J];乡镇论坛;1998年0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