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小麦不同品种(系)中吲哚生物碱和总酚含量对麦长管蚜抗性机制研究

尹姣  李贤庆  李克斌  曹雅忠  
【摘要】:本研究对不同抗性品种小麦进行了抗生性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品种上的蚜情指数有较大差异。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不同抗性小麦品种中总酚和吲哚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品种间次生物质的含量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小麦中总酚含量与小麦的抗性相关性较强,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与小麦抗性呈正相关,叶部含量与小麦抗性相关性不密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辛肇军;卓德干;李照会;;夏玉米田害虫天敌种类调查[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2 邢彩云;胡锐;沙广乐;司德智;刘书会;;中低毒杀虫剂防治小麦穗蚜试验[J];河南农业;2011年11期
3 刘凯于;吴彦艳;彭建新;洪华珠;;抗Bt Cry1Ac毒素粉纹夜蛾离体细胞与敏感细胞的差异蛋白定量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1年03期
4 冯丹;孙学鹏;姜丽英;陈健民;李红叶;;浙江衢州地区柑橘绿霉病菌对抑霉唑和多菌灵的抗性水平及其分子机制[J];农药学学报;2011年04期
5 邹朗云;曹广春;张谦;张彦;梁革梅;吴孔明;郭予元;;棉铃虫中肠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J];昆虫学报;2011年07期
6 傅本重;;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的生物膜研究[J];植物保护;2011年01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姣;李贤庆;李克斌;曹雅忠;;小麦不同品种(系)中吲哚生物碱和总酚含量对麦长管蚜抗性机制研究[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2 周海波;陈巨莲;程登发;刘勇;Frederic Francis;Eric Haubruge;Claude Bragard;孙京瑞;;小麦—豌豆组合对麦长管蚜及其天敌行为机制的探讨[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巨莲;丁红建;倪汉祥;孙京瑞;;麦长管蚜的营养生理及主要次生物质的抗蚜性[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4 国伟;沈佐锐;;麦长管蚜地理种群时空动态的分子特征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段爱菊;刘顺通;韩桂仲;刘长营;张自启;;ZB系列高渗助剂与农药混配防治麦长管蚜效果试验[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牟吉元;李照会;徐洪富;;七星瓢虫捕食粟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功能初步研究[A];纪念澳洲瓢虫输引成功100周年——全国瓢虫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7 张芝利;;温度对麦长管蚜的两种蚜茧蜂生物学影响的比较研究[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8 于文娟;陈巨莲;程登发;孙京瑞;;dsRNA喂养对麦长管蚜Cdc42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韦永贵;孙跃先;李克斌;尹姣;钟涛;曹雅忠;;田间麦长管蚜起飞行为初探[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儒海;褚世海;朱文达;;3%啶虫脒乳油对麦长管蚜的生物测定及药效试验[A];第三届湖北湖南植保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昭焕;中国麦长管蚜的种群分化[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蒋红玲;麦长管蚜G蛋白β和γ亚基的基因克隆及其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3 国伟;麦长管蚜地理种群时空动态的分子特征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邱高辉;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高书晶;应用单克隆抗体评价捕食性天敌对麦长管蚜的控制作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6 郭萧;麦长管蚜与小麦互作及其翅发育和飞行肌降解[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陈巨莲;小麦抗蚜生化机理和G蛋白在离体昆虫细胞系中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8 陈茂华;两种麦蚜乙酰胆碱酯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范佳;麦长管蚜等六种昆虫OBP3的基因克隆、蛋白表达及麦长管蚜嗅觉相关蛋白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马晓光;植保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民昊;紫外诱导条件下麦长管蚜重要变异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洪亮;微波辐射对麦长管蚜生态学特征及抗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安少利;高温诱导条件下麦长管蚜的差异蛋白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邓明明;温度对麦长管蚜体色变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解海翠;小麦与两种豆科作物间作对麦长管蚜及其天敌的生态调控及机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冯红林;迁飞前后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ricius)飞行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筛选[D];吉林大学;2011年
7 蔡凤环;麦长管蚜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8 姚建秀;诱导条件下麦长管蚜的RAPD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9 陈堑;麦长管蚜与禾谷缢管蚜种间竞争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马云华;几类杀虫剂对麦长管蚜和绿盲蝽的温度系数及温度对主要代谢酶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凡军;我区小麦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N];新疆科技报(汉);2009年
2 毛国强;蚜虫病害及其防治[N];楚雄日报(汉);2005年
3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4 郭贵明;今年我省麦田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N];山西科技报;2001年
5 刘国信;合理复配混用农药好处多[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6 支勇平 记者 张哲浩;我小麦条锈病研究取得五大突破[N];科技日报;2009年
7 支勇平;我国小麦条锈病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N];陕西日报;2009年
8 冽玮 支勇平;中国小麦条锈病研究达领先水平[N];农资导报;2010年
9 支勇平;我国小麦条锈病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N];中国食品报;2010年
10 汪清;我国小麦条锈病研究获突破[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