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食用菌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

陈连福  边银丙  
【摘要】:食用菌产业链的上游在于优良品种的选育。尤其随着工厂化技术和规模在食用菌产业中的不断进步和扩大,对适宜于工厂化生产菌株的选育也需要加大重视和加快进度。当前以基因组学为基础的生物信息学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食用菌相关的多组学数据已经积累较多,有利于食用菌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创新。通过对大量的食用菌品种和杂交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学性状测定,能定位与性状相关的基因和基因组特征序列,从而对食用菌品种在产量、成熟期、抗逆性、基质利用和品质等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与选育。随着生物信息学数据与分析手段进一步积累与提升,能解析出大量与食用菌优良品质相关的基因及其分子机制,并最终构建出相关数据库,有利于指导对所有的食用菌物种进行种质资源评价与优良品种的快速选育。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卞庆来;李琳;;生物信息学在中药及复方研究中的应用概况[J];光明中医;2022年18期
2 王德强;;生物信息学与肿瘤精准治疗[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2年05期
3 ;生物信息学 2020年第18卷总目次[J];生物信息学;2020年04期
4 ;生物信息学2021年第19卷总目次[J];生物信息学;2021年04期
5 ;生物信息学2019年第17卷总目次[J];生物信息学;2019年04期
6 胡广;袁海宁;张学礼;;循证医学中的生物信息学应用及教学初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27期
7 李勃;陶靖心;魏晋艺;;短学时情况下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改革——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年05期
8 张一名;褚卓栋;侯志敏;韩晓光;;国外生物信息学教育研究概述及其启示[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1期
9 安娟;刘芳;魏晓星;李耀东;顾存林;;主题式生物信息学教学理论和实践初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22期
10 苏孝保,张宗兵;说说生物信息学[J];生物学教学;2004年10期
11 ;生物信息学2016年第14卷总目次[J];生物信息学;2016年04期
12 缪登峰;;生物信息学是一个有着光明前途的专业[J];高中生之友;2021年21期
13 蔡富娟;汪煜琦;;新技术背景下对生物信息学教育的重新审视[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09期
14 张东升;;生物信息学的本科教学实践[J];时代教育;2018年01期
15 吴建盛;袁京洲;周家特;高昊;;《生物信息学》试卷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8年85期
16 齐云峰;孙添添;于长春;郝树琳;金太成;;浅谈如何提高生物信息学教学质量[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年12期
17 付陈增;蔡丽娜;;结核分枝杆菌蛋白Rv0694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7年03期
18 孙庆;齐云峰;易国栋;;大学生物信息学教材浅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连福;边银丙;;基于生物信息学的食用菌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A];中国科协食用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青年科学家沙龙活动摘要集[C];2022年
2 李剑勋;步雨珊;刘银雪;刘同杰;公丕民;张兰威;易华西;;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新型抗菌肽设计及其生物活性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摘要集[C];2022年
3 白爽;;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和免疫过程相关基因标志物的构建[A];2019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大会——聚合引领、协同发展论文汇编[C];2019年
4 袁曼曼;张涛;张向前;李婷婷;凌娇娇;吴鹏飞;王金玉;施会强;;京海黄鸡G蛋白偶联受体1基因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A];江苏省遗传学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技术创新与遗传学发展”论文摘要集[C];2017年
5 杨玉梅;柴志欣;王会;王吉坤;信金伟;姬秋梅;钟金城;;类乌齐牦牛SIRT3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及差异表达分析[A];2018中国遗传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6 张学工;;生物信息学[A];2007-2008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7 杨剑;;生物信息学在新发再发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亚梅;韩毅强;余丽芸;;生物信息学本科教学研究初探[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9 张学工;;生物信息学[A];2010-2011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1年
10 潘洁;;生物信息学对中药现代化的作用[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1 刘湘军;;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现状[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2 唐一源;沈钧贤;徐志敏;;生物信息学与神经信息学数据库的整合[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3 李俊;;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调控变异[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14 康晓东;;生物信息学及其研究对象[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5 吴栋杨;孙啸;;构建基于R语言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平台[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6 陈晶;段爱霞;卢小泉;;生命信息分析中的一些生物信息学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7 钟扬;;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在植物抗旱研究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8 方伟武;;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学科—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生物信息学的内容、热门课题、意义及挑战[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19 杨美香;曲迅;孙宝柱;闫实;冯进波;类维富;;生物信息学在新基因CHP2研究中的应用[A];山东微生物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20 柳承璋;相建海;李富花;;淡水枝角水蚤(Daphnia pulex)microRN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辉林;蛋白质结晶倾向性与溶液结构测定可行性的生物信息学预测[D];厦门大学;2017年
2 索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新生血管眼病的相关基因及多肽抑制剂[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3 李胜;AEBP1参与调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机制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4 胡瀚洋;差异转录组的生物信息学研究体系在小鼠和人类转录组研究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4年
5 宋杰;仿生计算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D];安徽大学;2006年
6 张建伟;本地化生物信息学平台的完善和大批量水稻数据的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7 高胜寒;基于Web2.0技术的进化综合分析工具EvoME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4年
8 于晓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生物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太岗;机器学习方法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晓军;刺茄金属蛋白酶基因及病程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11 徐晓璐;基于机器学习的癌症驱动基因辨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
12 杨帅;面向组学大数据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13 周涛;人与猕猴精子发生相关蛋白质组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4年
14 刘妍;新肿瘤标志物的筛选及功能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5 童庆;面向基因预测的信息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6 张屹;氨基酸与密码子的进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7 成尚利;多维度代谢组学用于疾病诊断[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18 石金龙;基因表达及其转录调控机制的计算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9 张焕萍;面向基因表达数据的致病基因挖掘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0 李春;生物大分子的数学描述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卢富毓;生成对抗网络在生物信息学领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2 龙春艺;miR-34a-5p及其靶基因MMP2在ARD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右江民族医学院;2019年
3 陈思;大豆代谢领域的论文共同作者网络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4 陈阳;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潜在生物标志物[D];吉林大学;2019年
5 黄志弘;UNC5D的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肾癌生物学行为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6 王玺婷;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肿瘤微环境中差异表达基因及ALK激酶耐药和OPN表位确定初步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7 刘维;生物信息学中的并行处理[D];扬州大学;2007年
8 汤思捷;蛋白质可溶性预测的生物信息学模型及应用[D];苏州大学;2014年
9 李佳玮;深度学习方法在生物信息学上的应用与研究[D];天津大学;2020年
10 韩欣;基于本体论的生物信息学领域资源语义检索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11 王素华;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生物信息学双序列比对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2 唐南南;生物序列的图形表示及系统发生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3 任艳姣;生物信息学数据整合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4 张斌;番茄miRNA的生物信息学预测及实验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5 赵凤会;基于一种图方法识别转录因子结合位点[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6 詹超;支持向量机在基因表达数据分类中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7 武莉;基于生物信息学的阿米替林对自闭症潜在治疗意义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22年
18 叶琳;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分型和重组检测[D];复旦大学;2009年
19 聂付磊;自然处理肽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0 何瑶;改进免疫算法在生物序列比对中的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池州学院 汪一亭;关于生物信息学的科普知识介绍[N];池州日报;2014年
2 记者 黄辛;陈润生等获颁中国生物信息学终身成就奖[N];中国科学报;2020年
3 本报记者 赵广立;大数据爆发让生物信息学“C位出道”[N];中国科学报;2018年
4 张思玮;生物信息学解码大数据 “生命之矿”[N];中国科学报;2019年
5 记者 王雪飞;我国科学家向政府建议——加强生物信息学学科建设[N];健康报;2000年
6 张雅丽;加强交流 立足中国生物信息学最新进展[N];科技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白毅;生物信息学院士谈[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王雪飞 吴黎;中国生物信息学研究快速发展[N];健康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李恩青;生物信息学:促动BT与IT双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张荔子;生物信息学——解读“天书”的钥匙[N];健康报;2001年
11 ;中医药生物信息学—探索中医理论奥秘[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2 驻京记者 王勇;新药研发将大提速?[N];医药经济报;2002年
13 李凤;为破解生命奥秘 我科学家觅新径[N];中国矿业报;2000年
14 本报记者 潘锋;解码“生命天书”[N];中国科学报;2013年
15 余文阑;浪潮高性能计算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显奇[N];科技日报;2003年
16 本报记者 李恩青;当IT爱上了BT[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17 记者 郭晓静 通讯员 熊学莉;三医大建起生物信息学数据库[N];重庆日报;2003年
18 本报记者 李晨阳;81岁院士,讲了一门“比春运火车票还难抢”的课[N];中国科学报;2022年
19 潘锋;系统生物信息学开辟中医药研究新途径[N];科学时报;2010年
20 记者 赵姝婧;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前行[N];新清华;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