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及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摘要】:对24个杏鲍菇菌株进行生产性能的比较,经过对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生物学效率、子实体产量、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形态特征的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纯菌株中13号菌株(杏大Ⅲ号)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10.50mm/d,生长势最旺盛,单袋平均产量达341g,生物学转化率为74.37%。杂交菌株中22号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生长势较旺盛,单袋平均产量达343g,转化率最高为78.71%。试验结论得出,纯菌株13号性状稳定、优良,适合做杂交亲本及生产栽培;杂交菌株22号的转化率高,用于工厂化栽培,但要防止其退化。
|
|
|
|
1 |
罗海凌;林兴生;林辉;林占熺;罗德金;;不同pH值的菌草培养基对4种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2 |
王守现;刘宇;耿小丽;孟莉莉;;白色金针菇不同配方品比试验研究[J];北方园艺;2007年09期 |
3 |
武模戈;刘明久;王振河;付青霞;;菌生轮枝菌的分离鉴定及有效杀菌剂的筛选[J];河南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
4 |
马爱民,贺冬梅,潘迎捷;应用原生质体技术培育双孢蘑菇杂交新菌株[J];长江蔬菜;1998年09期 |
5 |
王卫平,王钫,陈德富;香菇L-26省木栽培培养基配方初步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4年06期 |
6 |
谢芝芳,王波,张小平,辜运富;姬菇杂交菌株遗传性状保持方法初探[J];西南农业学报;2005年02期 |
7 |
赵超;高兆银;余学刚;王兰英;;平菇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
8 |
宋莹;张士义;刘俊杰;刘国宇;刘岩岩;;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香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对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6期 |
9 |
司梦琦;彭强;许修宏;;不同黑木耳菌株在松木屑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10 |
何明霞;张春霞;纪开萍;曹旸;刘静;王文兵;;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9年02期 |
11 |
王泽清;徐中志;;粗腿羊肚菌菌丝栽培条件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年01期 |
12 |
潘漫;盛园园;汤玉亮;韩晓弟;;棉籽壳菠萝皮混合培养基栽培猴头菇试验初探[J];北方园艺;2010年17期 |
13 |
黄韵婷;苏孟秋;赵琪;李荣春;;毛柄长奥德蘑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年06期 |
14 |
梁宗君;杨俊杰;;平菇代料栽培培养基配方比较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15 |
吴邦平;激素对平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食用菌;1989年06期 |
16 |
陈春涛,姚占芳;33个香菇栽培菌株的拮抗性测定及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食用菌;1996年06期 |
17 |
王海军,贾兴焕,盛连喜,李维国,傅伟杰;环境因子对松茸菌丝生长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8 |
阮瑞国;丁李春;潘祥华;罗仰奋;陈华;;营养和环境条件对宁猴6号菌丝生长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年06期 |
19 |
陆晓民;桂艳华;陈义伟;;微量元素硒在猴头菇栽培中的应用研究初探[J];中国林副特产;2006年02期 |
20 |
胡润芳;薛珠政;;白灵侧耳菌丝生长与培养条件的相关性研究[J];北方园艺;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