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对鹅膏毒肽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摘要】:鹅膏菌中毒主要是由其所含鹅膏毒肽所引起,其中最主要的是α-鹅膏毒肽。它所引起的中毒导致肝脏严重损害。灵芝具有保肝护肝作用,在近年来的蘑菇中毒临床治疗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在建立α-鹅膏毒肽中毒小鼠生化水平毒理模型——时效及量效关系模型的基础上,比较了灵芝、水飞蓟宾、维生素C对鹅膏肽类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抗氧化活性方面探讨了其机理。结果表明:(1)α-鹅膏毒肽中毒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呈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性。随着时间的延长(0~48h),两种酶活性不断上升,48h达到高峰,48~96h活性呈下降趋势。量效关系表明剂量增加,ALT、AST两种酶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2)α-鹅膏毒肽中毒小鼠肝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在时间上(0~96h)呈降低趋势,在量效关系上,剂量高活性降低,但趋势不明显。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时间、剂量上同样呈降低趋势。但是小鼠体内丙二醛(MDA)的积累程度无规律。(3)灵芝治疗组中小鼠血清ALT活性接近正常对照组,其次是水飞蓟宾治疗组。但三组药物治疗后的血清AST活性均无明显变化。各处理组中,水飞蓟宾治疗组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SOD、CAT活性最强,灵芝次之。V_C治疗组各指标活性相对于鹅膏毒肽中毒组均未表现出较大变化。(4)进一步比较了灵芝成分分离不同阶段所得组分处理后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以及肝脏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结果表明当用灵芝各组分灌胃后,ALT、AST、MDA均有所降低,尤其是灵芝三萜高剂量灌胃组(200mg/kg),最接近正常对照组,其次是灵芝水提液灌胃组、灵芝醇提液灌胃组。肝脏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活性变化也表现出同样规律,灵芝三萜高剂量灌胃组灌胃组,最接近正常对照组。说明灵芝三萜对由鹅膏肽类毒素所致小鼠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因此,灵芝三萜对鹅膏毒肽所致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