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何旻远钟文鑫  
【摘要】:植物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为一群生长于健康植物组织内之真菌,许多研究指出它们可产生多种具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拥有抑制有害微生物或肿瘤细胞之功效。本研究自福山植物园、台中新社种苗繁殖场及溪头森林游乐区搜集到21科32属49种中草药植物,并分离出197株内寄生真菌。藉由形态学的观察及分子生物学的分析,可将这些菌株归类为41属,以Guignardia、Hypoxylon NigrosporaPhomatospora、Phomopsis及Xylaria 6属真菌分离比例最高。于测试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拮抗能力实验,显示197株菌株中有6株菌株对供试病原的生长可表现不同抑制效果,其中Apoharknessia sp.(CB10)、Ophioceras tenuisporum(CI02)及Cyanodermella viridula(TR09)菌株对大部份病原菌的生长具有较明显的抑制效果。本研究选取生长较快速的菌株CB10,进行活性代谢产物之分析实验。在测试培养条件的实验当中,分别针对不同的温度、酸碱值及接种源浓度,对CB10菌株分泌生物活性物质之多寡进行分析,结果指出在30℃、pH 6及接种源为10~6spore/ml的环境下培养18天,菌株培养液具有最高的抑菌活性。在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分析方面,以正向管柱层析(填充物为Silica gel)收集CB10菌丝萃取物,并对各分层进行活性测试,分析结果以100%甲醇分层中的抗菌活性最明显,指出具有拮抗作用的物质属于中低极性。初步以LC/MS/MS进行活性产物的分析,并以SDBS数据库进行比对,得知自菌丝萃取的物质包括酰胺、羧酸、偶氮洋红及类黄酮等物质,而其中属类黄酮类物质之疑似diosmin的物质具有生物活性,可诱导植物产生抗病反应与抑制真菌生长。未来需进一步证明其种类,并尝试开发成植物保护制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任安芝,高玉葆,王巍,王金龙;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感染对黑麦草光合色素和光合产物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5年02期
2 杜素娟;郭晓恒;;植物内生真菌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3 赵昌会;黄芳;丁芳;;柑橘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4 李梅婷,张绍升;香蕉吸芽苗内生真菌及其根际土壤真菌的鉴定[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5年03期
5 周建刚;谭远友;;苎麻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6 耿直;刘开辉;赵赟鑫;李娟花;邓百万;彭浩;;一株产紫杉醇中国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10年02期
7 ;《莱阳农学院学报》第23卷(2006年)总目录[J];莱阳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刘宁;贾炜;董姣姣;张久明;史振平;田黎;;北方潮间带药用盐生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J];中国海洋药物;2011年02期
9 李明;周斌;施继惠;杨琳;;莲瓣兰内生真菌利用碳源的生理学特性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高嘉卉;南志标;;禾草内生真菌生物碱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7年06期
11 易晓华;朱明旗;王智辉;方香玲;张兴;;除虫菊内生真菌类群与分布的初步研究[J];菌物研究;2008年02期
12 亢燕;纪燕玲;詹漓晖;孙相辉;李伟;于汉寿;王志伟;;部分禾本科植物Neotyphodium属真菌的分布和形态特征[J];草业科学;2008年12期
13 杨国武;黄秀丽;赖心田;黄雅丽;周世宁;;两株高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活性的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筛选[J];生物技术通报;2010年09期
14 郑志斌;;合欢内生真菌诱导产孢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15 侯奎;刘玉军;陆荣;刘小娟;周芸;樊美珍;;葛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6 张晓含;竺锡武;谭济才;陈集双;;一株产凝集素的三叶半夏内生真菌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年06期
17 周树良;温拥军;徐宁;龚晓;洪亚辉;;物理与化学诱变筛选产石杉碱甲高产菌株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18 张雪松;赵桂华;;高产油脂杨树内生真菌种子培养基优化[J];粮油加工;2010年12期
19 苏丹;任安芝;高玉葆;;黑麦草内生真菌感染状况的检测及定量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06年05期
20 杜永吉;曾会明;韩烈保;;羊茅属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旻远;钟文鑫;;台湾中草药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与活性[A];海峡两岸第十届菌物学暨第三届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张猛;;小麦和玉米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梅霞;陈双林;;银杏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sp.营养条件的初步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凤美;孙勇;蒋继宏;毛银兰;;植物内生真菌抑制细菌活性菌株的筛选[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杨丽源;温韩东;李治滢;李绍兰;吴少华;陈有为;;千层塔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黄江华;习平根;张云霞;向梅梅;姜子德;;苦瓜内生真菌鉴定与多样性分析[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云霞;习平根;吴瑕;向梅梅;姜子德;;广藿香和穿心莲内生真菌的鉴定[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陈小姝;李亚东;王琦;;北高丛越橘内生真菌的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陈晖奇;徐焰平;谢丽华;王国红;杨民和;;茶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在寄主组织中的分布特征[A];中国菌物学会第二届青年菌物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春杰;南志标;刘勇;Volk H Paul;Dapprich Peter;;醉马草内生真菌检测方法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志林;疣粒野生稻(Oryza granulata)内生真菌资源挖掘、系统发育分析和功能初探[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倩倩;蝶蛹金小蜂寄生对菜粉蝶蛹细胞免疫与生理代谢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飞凤;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和人工接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2 顾爱国;苦皮藤内生真菌农用活性成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冯乃宪;沉香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庞蕾;银杏、厚朴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苗文莉;小麦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与宿主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谢丽华;茶树内生真菌的分离、相互作用关系及菌株抗菌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晖奇;茶树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陆荣;喜树内生真菌产喜树碱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9 陈荣林;药用植物荞麦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抗肿瘤活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彭浩;秦巴山区虎杖中产白藜芦醇(苷)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志昕 蔡蕴琦;禾本科植物体内发现抗病虫“有益菌”[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2 记者 陈超 通讯员 弓淑芬 龙翊岚 田婉莹;热科院3成果领先国际[N];海南日报;2009年
3 记者 马晓燕;提高土壤地力[N];嘉兴日报;2009年
4 李玉松;早春施碳铵效果好[N];农民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