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巴戟天内生真菌多样性初步研究

张云霞  贝垚姗  罗晶晶  向梅梅  
【摘要】: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有补肾壮阳,强筋祛湿,健脾补血,安脏止痛等功效。目前国内外对巴戟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及药理特性等方面,关于其内生真菌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对巴戟天内生真菌的种类和生态分布进行研究,挖掘内生真菌资源,并为药用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和研究基础。从采自广东省中药研究所和华南植物园药圃巴戟天的叶和茎60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获得内生真菌547株,根据培养性状和显微特征,共鉴定出其中508株,分属于16个分类单元,该结果表明巴戟天内生真菌存在丰富的多样性。比较两个采集地内生真菌的生态分布发现:(1)两个采集地叶部内生真菌的分离率均高于茎部,但是在种类组成上,茎部内生真菌的种类均高于叶片,说明植物组织内生真菌的数量和内生真菌的种类不相关;(2)两个采集地巴戟天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均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和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叶上的优势种群均为炭疽菌属(相对频率分别为88.02%和89.63%),而茎上的优势种群均为拟茎点霉属(相对频率分别为60.78%和84.06%)。本研究仅对广东省2个药圃的巴戟天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采集地较单一,因此本结果只能部分反映巴戟天内生真菌的种群组成,关于巴戟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罗新华;陈瑞云;;巴戟天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10年08期
2 徐鸿华,林励,邓沛峰,邱琼新,何耀章;提高巴戟天产量的技术措施[J];中药材;1996年06期
3 胡桂馨,王代军,刘荣堂;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高羊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01年01期
4 贺红,徐鸿华;巴戟天离体再生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J];中国中药杂志;2002年10期
5 R.E.Joost ,余丽清;苇状羊茅和黑麦草内生真菌的利与害[J];草原与草坪;1998年03期
6 纪丽莲;一株芦竹内生真菌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7 ;《菌物研究》2008年总目次[J];菌物研究;2008年04期
8 梁明光;广东高要县巴戟天栽培法[J];中国中药杂志;1959年06期
9 项勇,崔京霞,吕安国;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和筛选[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胡耀华,冯朝阳;几种阴生药用植物的产销情况调查——Ⅳ巴戟天的产销情况调查[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1 顾爱国,兰琪,宗兆锋,吴文君;苦皮藤内生真菌2B菌株的鉴定[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12 聂立影,陈磊,任安芝,高玉葆;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内生真菌的检测、分离及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05年01期
13 乔卿梅;程茂高;王长林;;药用植物内生菌在天然药物开发中的应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14 ;广西三种药材走势好价格上扬[J];广西农学报;2000年02期
15 任安芝,高玉葆,王巍,王金龙;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感染对黑麦草光合色素和光合产物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5年02期
16 李海燕;王磊;赵之伟;;小桐子内生真菌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英文)[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年01期
17 余承忠;王志勇;江淑平;万开军;;内生真菌对草坪草抗逆性的影响[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8 杜素娟;郭晓恒;;植物内生真菌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19 徐金俊;程瑞英;;巴戟天茎基腐病及其防治研究初报[J];亚热带植物科学;1979年01期
20 吴昭平;黄子复;卢丽芬;;巴戟天芽体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霞;贝垚姗;罗晶晶;向梅梅;;巴戟天内生真菌多样性初步研究[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康冀川;苏昊;何劲;靳瑞;雷帮星;文庭池;;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何旻远;钟文鑫;;台湾中草药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与活性[A];海峡两岸第十届菌物学暨第三届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猛;;小麦和玉米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春杰;李飞;缑小媛;张兴旭;陈娜;;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A];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葛瀚麟;邹建华;陈晓光;戴均贵;;番荔枝内生真菌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7 李春杰;高嘉卉;南志标;;内生真菌对禾草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苗文莉;禹乐乐;李文杰;唐保宏;;几种麦田杂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王梅霞;陈双林;;银杏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sp.营养条件的初步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葛瀚麟;邹建华;陈晓光;戴均贵;;番荔枝内生真菌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志林;疣粒野生稻(Oryza granulata)内生真菌资源挖掘、系统发育分析和功能初探[D];浙江大学;2010年
2 何璐;苦参内生真菌抑菌物质纯化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3 张弘弛;两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4 徐庆妍;两株红树植物内生真菌代谢物及抗菌、抗肿瘤活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杨胜祥;苦楝内生真菌和动物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娜;内生真菌提高醉马草低温萌发能力的分子机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吴令上;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与宿主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8 孙好芬;两株热带马尾藻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9 史云峰;皱边石杉内生真菌的ISSR分析及高产HupA功能内生菌的筛选鉴定[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黄东益;旗草内生真菌的特异PCR分析与抗菌作用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飞凤;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和人工接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2 陈志敏;火棘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闫慧娇;两株黄槿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4 黄湘海;黑核桃内生真菌HJ_1发酵产物化感作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胡桂馨;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高羊茅的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6 兰琪;苦皮藤内生真菌中杀虫杀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7 缪莉;红树植物内生真菌抗菌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张炜玲;两株苦楝内生真菌混合发酵菌丝体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易大为;银杏树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10 霍娟;杜仲内生真菌资源和活性菌株生物学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仰贞;巴戟天的人工种植[N];中国特产报;2002年
2 梁庆森;巴戟天根部细薯再殖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陆善旦;巴戟天市场走势分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4 陆善旦;广西地产中药材走势顺畅[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梁庆森;巴戟天根部及细小薯再殖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6 蔡兵 崔承彬 陈玉华;巴戟天抗抑郁作用与神经系统相关[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陆善旦;广西四种地产中药材走势顺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赵民生;巴戟天、仙茅及淫羊藿功效异同[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9 李凤翔;阳痿早泄良方[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李云;类风湿性关节炎3药方[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