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桦褐孔菌不同发酵液提取物体外对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宋爱荣  苏艳  
【摘要】: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是一种珍稀的药用真菌,具有抵抗肝癌、胃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作用,在抗艾滋病病毒、治疗糖尿病、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红霞;吴畏;陈伟;高新华;唐乐珊;;无冠构巢曲霉与北冬虫夏草发酵液中虫草素及腺苷含量比较分析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06年02期
2 朱会霞;孙金旭;;樟芝真菌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J];中国酿造;2009年05期
3 陈体强,吴锦忠;珍稀药用菌—桦褐孔菌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5年02期
4 陈艳秋,李玉;桦褐孔菌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5年02期
5 李婉珍;胡丰林;万水霞;耿德贵;桂琳;杨成;樊美珍;;桦褐孔菌发酵及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6年04期
6 隋进清 ,徐立;伊春市友好区食用菌研究所采到并分离出桦褐孔菌[J];中国食用菌;2002年05期
7 江玉姬,吕华珍,谢宝贵;桦褐孔菌的培养特性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4年02期
8 雷萍;孙悦迎;张文隽;姚树萍;;桦褐孔菌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9 钟秀宏,孙东植;桦褐孔菌的研究现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李霞;焦丽丽;张旭;田文敏;陈珊;张丽萍;;黑盖木层孔菌发酵菌丝体和发酵液中活性多糖的结构鉴定[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8年07期
11 郭旭辉,梁宗琦;人工虫草发酵液的综合利用与展望[J];贵州农业科学;2002年05期
12 刘迎秋;包海鹰;;桦褐孔菌Inonotusn obliquus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中国食用菌;2008年04期
13 曾小龙;;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4 张泽生;史佳宁;张婕;张建平;;响应面法优化桦褐孔菌胞外多糖发酵条件[J];现代食品科技;2009年03期
15 回晶;宋雅娜;孙秀娟;邹志远;刘宏生;;桦褐孔菌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6年02期
16 郭晓帆;陈艳秋;杜萍;;桦褐孔菌菌丝体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提取剂筛选试验[J];食用菌;2006年06期
17 梁丽雅;张泽生;杨海延;;桦褐孔菌的生物活性研究及应用现状[J];食品科技;2008年07期
18 冷蕾;黄芳;赵晨;宋爱荣;;桦褐孔菌诱变菌株的拮抗试验及酯酶同工酶检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年02期
19 孙勇;曹小迎;陈永强;缪倩;蒋继宏;;桦褐孔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J];食品科学;2011年13期
20 郭晓帆;陈艳秋;杜萍;刘冰雁;;桦褐孔菌菌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及其模糊聚类分析[J];食用菌;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爱荣;苏艳;;桦褐孔菌不同发酵液提取物体外对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雪;王金玲;潘景芝;陈丽;王琦;;桦褐孔菌胞外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宋爱荣;王光远;郭立忠;徐昆;赵晨;;樟芝发酵液不同处理样品的氨基酸分析[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丁伟;冷蕾;赵晨;黄芳;宋爱荣;;碳源对裂蹄木层孔菌菌丝体生长及其液体发酵的影响[A];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5 崔基成;崔永;;桦褐孔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A];首届药用真菌产业发展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郑维发;;桦褐孔菌深层发酵的研究进展—问题、对策和展望[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宏生;郭立雄;;桦褐孔菌液体培养条件及三萜类物质的研究[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李宇伟;连瑞丽;;药用真菌灵芝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与优良菌株的筛选[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宋爱荣;田雪梅;;不同装瓶量对樟芝液体深层培养的影响[A];中国第六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梅霞;史佳琴;陈双林;;一株槐树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对羟自由基所致肝组织过氧化的影响[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秋;桦褐孔菌菌株遗传多样性及人工培养条件优化模式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2 昝立峰;粗毛纤孔菌与椭圆嗜蓝孢孔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3 杨艳红;重庆低海拔虫草种及其活性物质基础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刘景圣;蜜环菌催眠功能优良菌株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5 郭文娟;真菌对三种中药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影响的物质基础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6 郭顺星;蜜环菌和猪苓的发育学及其二者的相互作用机理[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7 易艳梅;细菌溶磷作用及其对磷矿粉重金属释放和小麦盐胁迫的缓解[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李羿;茯苓优良菌种的选育、保藏和液体发酵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倪秀珍;人参叶多糖的系统分级和抗肿瘤活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迅捷;樟芝深层液体发酵工艺及其多糖特性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波;冬虫夏草菌种油混悬剂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史佳宁;桦褐孔菌深层培养条件及其多糖化学性质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3 战琳;云芝抑瘤小肽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闫梅霞;药用菌液体培养和多糖活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勾秋芬;酿酒酵母发酵对苦荞中D-手性肌醇含量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郭晓帆;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及人工驯化栽培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7 王娣;霍山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促生作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8 潘春丽;液体发酵生产桦褐孔菌菌丝体及活性成分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9 周丽洁;桦褐孔菌诱变菌株的同工酶及RAPD标记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10 盖玉红;灵芝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诚;宋爱荣菌类研究成果丰[N];科技日报;2005年
2 苏晨;解决苜蓿雨季霉烂问题[N];中国花卉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