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内生真菌药用活性成分及生物调控

秦路平  
【摘要】:内生真菌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中某一段时期生活在活的植物组织内、不引起植物组织产生明显病害症状的真菌。由于内生真菌生活于植物组织内,长期以来与宿主形成了密切的关系,且不引起明显的病害症状,所以在很长时间内并未受到人们重视。Stierle等从短叶紫杉的树皮中分离得到1株能够产生紫杉醇的内生真菌Taxomyces andreanae,从而使内生真菌作为一种药用真菌资源成为可能,从药用植物寻找能产生药用活性成分的内生真菌成为了一个研究新热点。目前已有上百种的植物进行了内生真菌的研究。结果发现,内生真菌产生的活性成分十分丰富,基本涵盖了所有化合物类型,包括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鬼臼毒素类化合物、布雷菲德菌素A、恩镰孢菌素、长春新碱、喜树碱、球毛壳甲素、白灰制菌素A等,具有抗菌活性的萜类、醌类、生物碱、异香豆素类、苯并呋喃类、甾体、多肽化合物、酚类、脂肪族类、环己烯酮类、苯丙素类、大环内酯类等,另外还有抗病毒、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的成分。近年来,有许多新的化合物从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得到分离。目前对内生真菌的研究多集中在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由于活性成分的产量过低,这些活性成分离大规模工业生产还相距甚远。研究发现内生真菌不但可以自身合成药用植物活性成分,作为生物诱导刺激子,还具有促进宿主植物合成活性成分的能力。因此,对内生真菌、宿主植物或两者的共生体系进行生物调控,能够提高活性成分的产量和含量,为内生真菌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此外,必须建立科学的活性物质筛选模型,提高活性物质产生菌的筛选效率,以获得产量高的菌株,或以传统的育种手段结合原生质体、基因工程等现代育种技术,开展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工程,对已有菌株进行改造;探索内生真菌培养、发酵条件,优化生产工艺。最终实现活性物质产生菌产业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宝康;秦路平;;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生物多样性及活性成分[J];药学实践杂志;2006年04期
2 乔卿梅;程茂高;王长林;;药用植物内生菌在天然药物开发中的应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石瑛;;内生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6期
4 曹益鸣;陶金华;江曙;;内生真菌对药用植物品质的影响概况[J];江苏中医药;2009年11期
5 樊有赋;詹寿发;陈晔;甘金莲;彭琴;刘志杰;李顺举;;凤尾蕨内生真菌的研究Ⅱ——1株产芦丁内生真菌初步研究[J];菌物研究;2007年04期
6 杨润亚;李艳华;柳娜娜;;连翘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7 戴文君;张秀环;黄贵修;戴好富;梅文莉;;见血封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J];中草药;2009年06期
8 张君诚;王铮敏;张杭颖;杨民和;;蕨类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20期
9 冀玉良;李堆淑;朱广启;何军;;商洛丹参内生真菌的种群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10 徐利剑;周立刚;赵江林;姜微波;;植物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年04期
11 田小卫;刘鑫;;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探[J];北方园艺;2010年01期
12 孙杰;杨润亚;任晓明;;三种海藻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7年11期
13 申屠旭萍;俞晓平;;银杏中抗病原真菌的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J];浙江农业学报;2006年05期
14 程东庆;余志仁;潘佩蕾;林美爱;陈宜涛;;麦冬内生真菌与麦冬生长周期[J];中药材;2006年03期
15 申屠旭萍;俞晓平;夏湛恩;徐红星;;一株银杏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抗菌活性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2006年03期
16 何佳;陈钧;赵启美;祁红兵;;金钱松内生真菌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17 徐利剑;李培琴;赵江林;单体江;阴春晖;王明安;周立刚;;内生芬芳镰刀菌Dzf2中两个抗菌活性成分(英文)[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年04期
18 胡桂馨,王代军,刘荣堂;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高羊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01年01期
19 沈书庆;殷红;刘芸;陈娟丽;徐婉如;赵强;;产杜仲黄酮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J];菌物研究;2008年01期
20 颜霞;李希尧;李伟国;;喜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鹊;魏超;吴卫;;药用新资源—内生真菌[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洪永福;孙连娜;郭学敏;杨根金;;中药木瓜抗肝炎活性成分的研究[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四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孙剑秋;王雪松;臧威;胡炜栋;沈国娟;尹军霞;;桂花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孙广宇;张荣;权淑静;;银杏内生真菌研究初报[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卷)[C];2003年
5 梁寒峭;郭顺星;;麦冬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抗菌活性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生物医药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刘香芳;于豪冰;林厚文;;西沙简易扁板海绵活性成分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牛永春;慕林轩;金春丽;邓晖;;葫芦科植物内生真菌及其对黄瓜常见土传病菌的抑制作用[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李瑞雪;汪泰初;贾鸿英;;桑叶活性成分、生物活性的研究及其开发应用进展[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9 朴淑娟;陆海燕;林厚文;;西沙茸毛马海绵Hippospongia lachne活性成分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禹乐乐;苗文莉;唐保宏;;小麦种子内生真菌的传播初探[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冬英;普洱茶降糖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2 张启东;30种药用植物杀虫杀菌活性筛选及冬青卫矛杀虫活性成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巫军;黑乳海参和黄疣海参生物活性成分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4 袁志林;疣粒野生稻(Oryza granulata)内生真菌资源挖掘、系统发育分析和功能初探[D];浙江大学;2010年
5 徐庆妍;两株红树植物内生真菌代谢物及抗菌、抗肿瘤活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时晓磊;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和表征[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春平;卫矛科植物内生菌的分离及其农药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永成;东北红豆杉悬浮细胞与内生真菌在紫杉醇合成中相互关系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9 秦建春;四种内生真菌、一种放线菌和一种高等真菌次生代谢物质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张延妮;珠子参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爱国;苦皮藤内生真菌农用活性成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黄湘海;黑核桃内生真菌HJ_1发酵产物化感作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易大为;银杏树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4 李飞凤;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和人工接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5 陈志敏;火棘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闫慧娇;两株黄槿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7 胡桂馨;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高羊茅的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8 兰琪;苦皮藤内生真菌中杀虫杀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9 缪莉;红树植物内生真菌抗菌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张炜玲;两株苦楝内生真菌混合发酵菌丝体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运红胡颜;我国科学家首次从壁虎中分离出抗肿瘤活性成分[N];医药经济报;2007年
2 刘岱琳 曲戈霞 王乃利;瓜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被探明[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大枣多糖是大枣补气生血的主要活性成分[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记者 刘云涛;中科院应化所推出分离新工艺[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张国斌记者 刘继刚;我市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N];宜春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华锋;建立药物非活性成分数据库十分必要[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刘道安通讯员 运红 胡颜;壁虎中分离出抗肿瘤活性成分[N];健康报;2007年
8 健康时报记者 薛京;服降血脂药别吃柚子[N];健康时报;2007年
9 程书权;中药系列活性成分治疗肝病的现代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记者 陈建强通讯员 李运红 胡颜;国内首次从壁虎中分离出抗肿瘤活性成分[N];光明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